中国足球信用危机全面到来 赔本的生意还有谁愿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9月08日17:53 深圳晚报 | |||||||||
轰轰烈烈的奥运会大幕落下的时候,中国足球全面的危机已经悄悄来到。 危机潜伏在几乎每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中,拖欠球员工资已经不是新闻,俱乐部巨额亏损也已经不是新闻。就连中超联赛目前全额收到的赞助款,也只有京城某家著名制药企业的几百万元,其余的赞助商要么分文不给,要么只给很小一部分。
这一切,似乎在一夜中出现,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种必然。危机的根源在哪里?资本泡沫?审美疲劳?这些都只是中国足球的表象。中国足球真正的病根是信用危机。 惊人的入不敷出 如果对照一下英超的足球俱乐部,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大的反差。英超俱乐部的所有者是以投资为目的的,通常一个俱乐部会有很多的股东,他们从俱乐部的经营中受益,因此他们会真正关心俱乐部的远景。 而中国的情况显然不一样,投机的目的太过明显,真正想把俱乐部搞好并且通过足球市场挣钱的寥若晨星。当初深圳的利焕南是一个足球投资者,但当他知道走这条路十分艰难时,他果断地放弃了。 没有可能赚钱的生意谁会做?一支中甲球队一年得投入2000万元,而收入不到400万元;中超球队的收入肯定比中甲高,但投入起码得增加一倍。在投入产出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通过足球获得其他收益,谁还玩足球呢? 因此,企业要退出足球,往往果断得令人吃惊。 低下的市场价值 中国足球职业化十年了,民营企业进入足球领域的逐渐多起来,国有企业逐渐在退出。 有一句话很形象:他们说好的时候,你不要完全相信;但他们说不行的时候,那是彻底没救了。 宏观调控确实令投资必须趋向理性。于是,中国足球的资本泡沫必须破裂。试想想,400万元能请刘翔成为产品代言人。但400万元在中超能顶什么事呢?还不到一支球队一年费用的1/10。这样的价值比,谁能受得了? 苛刻的市场环境 不幸的是,作为足球根本的联赛被放在了最低的位置,而国家队的成绩成为惟一关注点。但是请注意,俱乐部的利益不在国家队,而在联赛,足球市场靠的也不是国家队,而是联赛。 现实是,联赛被肆意地分割成不规则的若干块,像“垃圾”一样抛给球迷。于是球迷只好像“垃圾”一样来对待自己的联赛,从而联赛就真的成了“垃圾”。 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延缓危机的发生,甚至使危机软着陆。 全面的信用危机 从球员到裁判,从俱乐部到足协,互相的不信任、外界的不信任,早已成为中国足球的现状。 俱乐部之间的不信任也是由来已久的,假球黑哨只是使这种不信任升级而已。到了“实德系”出台的时候,俱乐部内开始人人自危,相互间的不信任在派系斗争之间进一步升级。 当整个圈子弥漫着一种互不信任气氛的时候,作鸟兽散就是非常可能的结局。这场危机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尾。 作者:本报记者贾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