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自己的“心”吗? 赛前心血管评估很重要

2016年09月05日11:07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你了解自己的“心”吗? 赛前心血管评估很重要你了解自己的“心”吗? 赛前心血管评估很重要

  作者: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中心 刘力松医生

  在我国,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但同时也“埋下”了健康风险,非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意外的例子屡见报端。以2015年为例,3月31日,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比赛,一名25岁的女选手在跑至18公里左右时猝死;5月27日,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一名21岁的大一学生在16公里处猝死;7月19日,张家口草原马拉松比赛,一名使用他人报名资格参赛的选手在18公里左右时意外死亡;12月7日,深圳半程马拉松33岁参赛选手姚广军在半马终点入口处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马拉松作为一种极限运动,是有一定健康风险的。其实,这项运动本身就是为了纪念一名当年为了传递胜利喜讯而死于长距离奔跑的士兵Pheidippides。世界范围内,马拉松业余爱好者以中年男性居多,有研究显示中年业余参赛者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几率增加。而国内发生长跑/马拉松猝死的案例多为青年学生,反映出当前青年人运动锻炼缺乏、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

  跑马拉松的最大风险就是猝死,几乎90%以上的长跑猝死者都是心源性的。眼看9月份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临近,长跑特别是跑马拉松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究竟如何?业余体育爱好者是否可以参与该项运动?如何在赛前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我将就上述问题跟大家谈谈。

  一、高强度运动时的心血管适应

  高强度的耐力训练增加肺摄氧量以及富氧血在骨骼肌中的运输从而显著增加骨骼肌的氧耗水平。生理状态下,耐力训练的急性心肺适应包括肺通气量增加、心率加快、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增加,伴随中度收缩压增高、血管扩张和外周血管收缩。经过良好耐力训练的心脏可以在有氧运动阶段维持数小时的这种急性适应。在优秀运动员中,这些适应性改变可导致所谓的“运动员心脏(athlete’s heart)”。

  运动员心脏形态学上表现为左、右心室均匀扩大、左室室壁增厚、心脏重量指数增加、心输出量增加5~6倍,静息心率降低。运动员心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高强度的耐力训练。

  对于那些进行高强度耐力运动的业余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爱好者来讲,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高强度的耐力运动(如马拉松比赛)往往需要运动员的心输出量在数小时内维持在20~25升/分(普通人正常值为4~8升/分),这种运动负荷对于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体育爱好者,特别是中、老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体育爱好者来讲,显然是高强度的应激,包括冠脉血管和心电传导系统在内的心脏整体结构,均可能在这种急性应激过程中发生适应不良,导致心肌损伤、纤维化。

  二、哪些人通常不适合跑马拉松

  1。有基础心脏病的人

  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人来讲,不适合跑这种超长距离,因为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的案例多发生在有基础心脏病的个体。尤其是近期出现过心脏相关症状者,已知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者,或是轻微活动即感到气短、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者,都不适合跑马拉松。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

  人在跑步(特别是跑长距离)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血压和心率不断升高,有诱发严重心律失常,甚至脑出血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合参加马拉松,因为长时间的激烈运动,容易导致糖原储备不足,增加低血糖风险。另外,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情况。

  3。过度肥胖的人

  过度肥胖的人可能想通过长跑来减肥,可肥胖者往往存在代谢障碍,甚至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是有风险的。

  4。感冒发烧的患者

  感冒发烧的人是不适合跑马拉松的,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而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是第二位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5。老年人和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他们的内脏器官和组织还十分娇嫩,生理功能也较弱。跑马拉松的负担过重、消耗过大,不仅对他们的生长发育不利,而且还会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少年儿童不宜跑马拉松。

  年纪过大的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代偿能力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6。无规律运动基础、未经过赛前系统训练的人

  参加马拉松比赛要求有长期规律的训练,以及循序渐进的运动量。不能自认为身体素质好、平时经常参加运动就可以直接参赛。不能期望临时抱佛脚式的短期运动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心肺功能,硬要参加只能是加重心脏负担。

  三、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

  1。 对于大型人群的筛查建议采用运动习惯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自我评估。

  2。 对于中、高危以及准备进行中、高强度运动的人员,应该进行包括家族史在内的病史采集、心肺体检和12导联常规静息心电图检查。

  3。 鉴于静息心电图检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低,中、老年人群建议进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心脏运动负荷试验),以评估心脏储备、除外或筛查冠心病可能。

  4。 其它一些检查如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和/或先进的影象学技术,要根据临床情况、把握适应证,其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和睦家极限运动心血管健康评估服务

  基本项目

  1。 心血管医生咨询 2。 病史、包括家族史的采集

  3。 体格检查 4。 12导联常规心电图

  后续项目(根据患者临床需求)

  1。 超声心动图 2。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

  四、小结

  总之,对于广大业余体育爱好者来讲,参与马拉松比赛前进行心血管风险筛查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相关医疗证明甚至应该作为报名参赛的条件之一。鉴于有研究表明全程马拉松的猝死率高出半程马拉松数倍,一方面说明马拉松比赛对体能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半程马拉松的相对安全性。按照这个逻辑,10公里、5公里比赛的风险会进一步减小。

  最后,再提一下东京马拉松组委会的经验以作参考:几乎90%以上的长跑猝死者都是心源性的,即心室异常颤动后,心脏短暂地停止跳动、停止供氧,如果不能及时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10%。如果10分钟后还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希望渺茫。为此组委会配备了66台AED设备,15个救护站,42名医生,70名护士,420名专业救护人员,确保医疗志愿者能在2分钟内实施急救。

  北京和睦家医院:2016北京马拉松官方唯一指定赛事医疗服务支持商

  作为2016北京马拉松官方唯一指定赛事医疗服务支持商,北京和睦家医院将调动近百名医护人员,为本次北马赛事提供医疗保障。参与医疗保障的医护人员均通过美国心脏联合会(AHA)认证,可为参赛选手提供CPR(心肺复苏术)、紧急创伤处理等专业赛道救援。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北京马拉松有氧运动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