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马拉松“蹭跑”不靠谱儿

2014年07月23日09:29  人民日报 收藏本文

  马拉松“蹭跑”者积极参赛的意愿可以理解,但“蹭跑”不但会影响赛事正常运行、影响比赛的公平,对“蹭跑”者自身也是一种安全隐患。“蹭跑”的出现,一方面提醒赛事组织者做好预案,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有关部门应多考虑满足长跑爱好者的参赛需求

  “蹭吃”“蹭喝”等词,对人们来说已是耳熟能详,而最近“蹭字家族”的另外一个成员“蹭跑”也在网上火了起来。

  日前,有网友发帖“2014北京马拉松特约蹭跑团竞赛规程”,欲组建“蹭跑组委会”,“组团蹭跑”今年北京马拉松赛。“组团蹭跑”或为网友调侃之举,但据报道,不单是北京马拉松赛,国内外不少马拉松赛上都有“蹭跑”者的身影,“蹭跑”已经成为马拉松赛的一种现象。

  跑马拉松为何要蹭?赛事名额有限恐怕是主要原因,套用一句经济学的话来讲,就是马拉松赛有限的名额不能满足跑友日益增长的参赛需要。目前,国内马拉松赛的名额大都非常抢手,以北京马拉松赛为例,3万个参赛名额的报满时间2011年不到6天,2012年是94小时,而去年仅仅用了13小时。也难怪有人戏称以后参加北京马拉松赛也要摇号了。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也不排除部分“蹭跑”者存在揩油的想法,想感受下马拉松赛的氛围却不想交报名费;或者部分跑友对赛事组织不满,如上述“蹭跑规程”就说“抵制报名方式和报名费”。

  “蹭跑”者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事的意愿可以理解,但“蹭跑”的行为却着实不靠谱儿。

  从赛事角度讲,马拉松赛作为一项社会赛事,有其自身的规则。“蹭跑”者弄虚作假违规参赛,不但会影响赛事的正常运行,对赛事组织方造成不便和困扰;同时也会侵占“正规军”的比赛资源,影响比赛的公平。

  从个人角度讲,“蹭跑”者除去要在道德上感到“不好意思”,“蹭跑”的行为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马拉松赛事一般都要求参赛者提交健康报告,对参赛者的体质严格把关;而“蹭跑”者当中很多人对自己能不能跑、能跑多远并没有底,仅凭感觉跑,难保不出现问题。据报道,日前在“康保马拉松赛”中不幸猝死的跑友就是一名“蹭跑”者。

  “蹭跑”者不会片刻间消失,“蹭跑”现象或许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提醒马拉松赛事的组织者要积极就此做好预案,维护赛事正常运行,以免出现事故。同时,“蹭跑”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健身饥渴感,这也在提醒相关部门在以后工作中要在解决长跑爱好者参赛需求方面多动脑筋。(厉衍飞)

文章关键词: 马拉松赛北京马拉松赛田径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 新闻人民日报刊文:中共面临8大新伟大斗争
  • 体育皇马官方宣布J罗加盟 转会费8千万签6年
  • 娱乐汤唯谈闪婚:把握机遇 紧身裙破怀孕传闻
  • 财经福喜责任人被控制 22家餐饮企业被约谈
  • 科技小米4发布:1999元起 评测 真机实拍
  • 博客剧透:韩寒《后会无期》劲爆片段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龙凤四胞胎同时考上大学 父亲对结果不满
  • 育儿6成被访小学生更爱爸爸陪 称妈妈废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