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娜”是一面旗帜

2014年01月25日19:54  新华网

  新华社墨尔本1月25日体育专电评论:“娜”是一面旗帜

  新华社记者张荣锋黄杰张天国

  李娜四年收获两个大满贯,中国网球世界格局从一个顶点迈向另一个巅峰。法网夺冠,国内曾掀起过前所未有的网球热潮;澳网再封后,李娜的成就有望成为推动中国网球继续前进的热带风暴。

  李娜等金花的职业化之路与中国网球的发展基本是同一条轨迹。李娜2004年广网夺冠,2004年是中网元年,ATP大师赛2009年落户上海,中国土地上的职业赛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十年时间,中国现在已有五站WTA巡回赛和两站ATP巡回赛,这种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此前在东京举行的泛太平洋公开赛能落户武汉,应该源于李娜的影响力。男女职业赛看好中国沃土,无疑是相中了中国庞大的球迷群体和足以滋养赛事的巨大市场,中国球迷和市场的产生到壮大,正是以李娜为代表的金花一代推动的。中国球员在国际赛场披荆斩棘、不断突破,给国人以惊喜的同时,更带动了他们对网球的认知和关注,潜移默化中网球在中国获得了生命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大满贯的辉煌更像是一桶肥料,让网球在中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热起来。

  国内有了职业赛事,有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热爱网球、打网球,未来就会有更多的“金花”、“金童”,但同时也对打好网球根基、培养网球文化、修建更多网球场地有了更高要求。李娜已经为中国网球竖起了大旗,有了旗帜的感召,中国网球再创辉煌的动力将会更足。

  李娜成功的背后具有一双隐形翅膀,将激励更多人在网球场上飞翔。即将32岁的李娜,在墨尔本公园捧杯的一刻,会让更多的中国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打网球,能打好网球,也会有更多的人送孩子去学网球。

  李娜的成功之路,也是中国网球一次成效显著的探路之旅。李娜网球生涯前半程是国家培养,北京奥运后转入“单飞”,这种传统结合职业化的模式已被证明行得通。另外,现在中国家庭的富裕程度越来越高,部分家庭有了自费培养网球选手的条件,条件成熟的再转入职业化,这同样可以造就出未来的李娜。

  李娜的教练卡洛斯正是看准了金花一代拉动的大市场,2010年开始到中国入股办网球学校。知名教练落户中国,也方便了中国将来出产更多的李娜。“李娜们”引来了卡洛斯,卡洛斯又帮助李娜取得了更大成功,互相促进,共生共荣。

  本届澳网,中国参赛选手超过20人,参加正赛的有8人,这从侧面体现了前人带后人的良性发展。尽管“小花小草”这次整体出局很早,但我们至少第一次有两名男单进入正赛,孙子玥打进女子青少年组四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李娜之后,中国下一个大满贯得主的出现需要等待,但这种等待是力量的积蓄,是为了未来爆发出更汹涌的中国力量。

  有了前人的路,后人可按图索骥;有了强者的标杆,更容易找到前进的方向。任何伟大球员都会有谢幕的一刻,李娜也不例外,但李娜留下的,将绝不仅仅是奖杯,相信“娜”面旗帜会得以传递,久久飘扬。(完)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疆新和县暴恐案击毙6人 另有6人自爆
  • 体育李娜澳网女单首次夺冠 夺大满贯第2冠
  • 娱乐春晚顺序洗牌 冯导发火:别否认我判断
  • 财经中石油反腐撂倒富豪吴兵:神秘女人潜伏
  • 科技富士康贪腐案细节曝光:回扣2.5%起
  • 博客马未都:我怎么看酒店“脱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霸气女大学生自拍20个造型疯狂求爱(图)
  • 育儿调查:三成夫妇为除夕回谁家过年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