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甘 慧
昨天,一份名为《中国足球中长期规划纲要》的文件在足代会上面世。
这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在20年内把中国发展成为亚洲足球强国,并且对前10年的任务做了很明确的表述。按照《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表述,2017年实现青少年儿童足球注册人口突破50万,2022年力争突破100万,女足足球人口有较大增加,到2017年力争使女足注册人口达到5万人,2022年注册人口达到10万人。针对联赛、国字号具体规划中明确提到七点:2023年男足跻身亚洲前列、2023年女足重返亚洲一流、2023年中超16支至18支球队、2023年中甲18支至20支球队、2023年中乙20支至24支球队、2023年足球试点城市25个、中国足协成为亚洲最佳协会之一。对于这份规划,蔡振华进行了解读。 “我们选择了10年以后成为亚洲的强队,甚至我们希望能够像日本、韩国一样成为世界强队。我们制定的目标并不是说要20年的时间来慢慢做,而是我们20年时间每天为做好它、去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我们更希望能提前实现。 ”
十年之后男足即跻身亚洲前列,这对于目前胜一场都不那么容易的中国男足而言,是何等的跨越了。如果这一目标真能实现的话,球迷们的兴奋程度,应该不会亚于2001年中国足球圆梦世界杯。只是,再去细看这一规划,明显感觉缺少实现这一系列的规划支撑点。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确实,世界无奇不有,有着无限可能,但是这是有前提的,就像撬起地球,需要杠杆和支点一样。我不怀疑中国足球的无限可能。姚明能进入NBA,李娜[微博]能捧起四大满贯,孙杨[微博]能独霸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能?只是,任何信心的建立是要有基础的,无限可能也要有实现的路径,否则就会成为空想、空谈。
这份《中国足球中长期规划纲要》显然就缺少了“杠杆”和“支点”。中国足球如何从现在的亚洲杯小组赛出线都难,十年后能成为亚洲强队,这实现的途径是什么?具体的措施在哪里?回溯中国足球的历史,豪言壮语并不少。 2003年,中国足协也曾制定了一份10年规划,比如国足必须打进2006年世界杯、国奥冲进雅典奥运会等等,这些口号喊得响亮,结果却是贻笑大方。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了过往的经历之后,再看这种看似振奋人心的计划,怎么都高兴不起来,心中只能是无尽的忧伤。人们常说,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为什么中国足球却总是在错误的圈圈里打转,一直走不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