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薛原 炎炎夏日,今年的北京市征兵工作正在进行中。据了解,全市大学毕业生、在校大学生有2400人应征报名,体检合格的人数为仅1260人,刚刚过半的合格率让人惊讶不已。有胆量报名参加应征的学生,多对自身体质有一定自信。这样的群体合格率仍旧只达50%,不由让我们再次对学生体质问题,打上一个问号。
在舆论年年提、政府年年重视的大背景下,对于学生体质“面”的探讨已然不少。改变视角,将目光聚焦到一个“点”——体育课程设置上,或可“管中窥豹”。
体质与技能的双缺
青少年体质下降早已是让社会各界忧心不已的现实。尽管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指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但据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所言,“形势仍旧很严峻”。同时,毛振明如此提及2013年全国学生体质监测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把数据变真实,抽查达标数据。”而体育教育圈内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学生体质年年下降,上报数据年年上升。”
不少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对学生体质问题的认识则更加直观,“你看一个教室里,能找出5个不带眼镜的,已经算是奇事了。” 北京市太平桥中学体育教师杨宏直言不讳。
一方面体质不行,另一方面,专项运动技能也是“蜻蜓点水”。
“就全国范围而言,开课率基本达到了70%—80%,但开足率少于30%。”毛振明如此描述全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现状,“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学了12年。蜻蜓点水似的,玩玩这个,玩玩那个,最后啥都不会。”
据了解,一些好的学校,上完体育课,有三四十种项目,武术、排球、篮球等等都学。但最后发现,“只学会了皮毛”,这是课程设置缺乏一贯性带来的不良后果。没有拿手的一门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常运动。不常运动,体质就很难提升。两者极易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教学新法面面观
“枯燥”、“没意思”,学生常常这样抱怨体育课,“爱运动,不爱体育课”的现象值得深思。
“你要是突然到球场上去,说全部停下来,都去推铅球,那些人肯定全跑了。”毛振明指着窗外一群打篮球的同学说,“在内容上,就得先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找出来,符合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和认知。”其次,精学必不可少。“他喜欢这个项目,就让他学,往深里学,学到过瘾。”教学项目一定得有精教的,简教的,还有不教的。
此外,“成功体育”教学法也应成为治愈“兴趣难题”的一个良方。由于学生体质、运动水平参差不齐,若想让弱者也能快乐地参与其中,就需要修改规则。“要是一个同学投篮不进,那就把篮圈加大,甚至挂3个篮圈。”毛振明认为,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尽早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吸引其自主地锻炼。
而杨宏老师则通过课程内容的新设置展示了他的教育理念——改以往的“学以致用”为“用以致学”, “我会设置一个‘逃生’情景:告诉学生,现在是地震,你们得从教室疏散到楼道。我就把篮球场的线作为楼道,让学生们跑步。”这就将生活技能融入体育课程中,既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训练了应急能力,还锻炼身体。“你看跳远,可能学生一辈子都用不上。但如果换成跳水沟,不就很常用了么?”
这实际上源于美国SPARK课程模式——一种将游戏、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发展各种有助于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运动技能。
然而一旦拿捏不准,另一组矛盾就很容易凸显出来:以中小学生不够成熟的价值观,他们很可能以“不感兴趣”为由而逃避某些“枯燥”、“累”的运动项目,但这些却能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产生较大锻炼作用。兴趣虽好,但若一味迁就,却有可能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体育课程定位再思考
学生体质问题渐渐成为痼疾,乃是体育课程在内心里终究不受大众重视的恶果,虽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口号现在已经“56岁”了。对于“文弱之风”的大行其道,毛振明颇为痛心,“社会根本没有把体育课程当做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此,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也深有感触,“一方面我们都说体育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另一方面,在执行过程中还是没有把体育课当成是培养人的一个完整部分,仅仅是作为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一旦把体育课还原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是学生必须通过体育修炼完善人格的一部分的时候,体育课的内容、设置就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大众对体育课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跑跑步”、“打打球”、“锻炼身体”的层次上。单纯以训练身体为教学对象的体育课程认知,已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应该融入教学过程中。杨宏认为,“现在实际上是用竞技体育的一套方法来搞群众体育”,而竞技体育对身体的负荷极大,这种教育方法是否适合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实应慎之又慎。正如姚明在今年两会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言,“在孩子身上出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钟秉枢指出,“若要扭转目前这一局面,一定要把健康第一的理念作为整个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仅是要身体的健康,更要包括精神上的健康、智育、综合体质等因素。”
对于关切孩子身体的所有人,毛振明教授寄语,“孩子们的身体,是最根本的。没了这个,数学再好,工作再好,英年早逝了,没用。3岁看大,7岁看老。现在不抓,他永远是个弱孩子,永远是个笨孩子,永远是个让你操心身体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