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桂林:中超没有弗格森

2013年05月14日09:05  东方体育日报 微博

  《深圳商报[微博]》专职体育评论员

  舒桂林

  一代名帅弗格森功成身退,震动世界足坛,执教曼联[微博]将近27年,斩获38个冠军,这样的传奇,恐怕只可能出现在英超,而难以在中超复制。

  中超城头变幻大王旗,三天两头换老板,从1994年职业联赛创立至今,没有改旗易帜的仅有北京国安[微博]。当俱乐部都朝不保夕,教练也就注定沦为无根的浮萍。可叹几乎每家俱乐部成立之初都信誓旦旦要打造百年老店,但能够维持十年的都屈指可数。

  即便俱乐部相对稳定,换帅也同样是家常便饭,无论是老板还是球迷,都缺乏足够的耐心。“下课”取代“加油”成为中超赛场最流行的口号,谁要是不吼上两嗓子好像浑身不舒服。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焦灼感,充斥着整个社会。

  职业足球讲究的是契约化管理,一纸合约足以保证曼联与弗格森各自的权益。中国足[微博]球流行的却是家族式管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譬如师傅徐根宝走到哪儿,徒弟高洪波[微博]总是跟到哪儿。1997年,根宝执教广州松日,高洪波随即加盟;2012年,根宝率上海东亚成功冲超,高洪波立马接过教鞭……如果说中超有传奇,有的只是师徒情同父子之类的传奇,它属于人情社会的必然产物。

  可惜人情未必可靠,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可谓稀松平常。一派上位,另一派倒戈,互相拆台,这样的大戏,无时无刻不在中超上演。看风向,站队,拉帮结派,好像比专业水准更为重要。

  中国足球腐败窝案,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丑闻,不是假球黑哨,而是某某教练要靠行贿才能入主国字号球队,某某球员要靠行贿才能保住国脚位置,它远远突破了专业和道德的底线。

  李明既可以出任大连阿尔滨[微博]俱乐部的总经理,又可以出任大连阿尔滨队的主教练,这是两个多么泾渭分明的角色,但人家转换起来就像换身衣服一般轻松自如,而类似现象在中超可谓比比皆是。职业化快20年了,中超仍停留于草台班子的阶段。

  中超没有弗格森,中超只有徐根宝,根宝无疑也成就了一段传奇,但他的起起浮浮,坎坷经历,打上了鲜明的属于中国足球的印记,复杂、混沌、错位……比弗格森更为不易,令人百感交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