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北京,有朋友请吃饭。想起工体旁的一家餐馆,却被朋友以需要预约和难停车为由拒绝。
工体这些年一直都挺热闹,各类餐馆会所都凑在一起,尤其是传说工体附近集中了北京据说排名前十的夜店中的七家。北京奥运期间,一家餐馆,竟然被美国代表团包下做了新闻发布和社交活动的场所。体育场,应该是城市综合体。
由是联想到重庆大田湾体育场的改造。大田湾与工体相似,作为城市象征性建筑,都承载了数代人的回忆。而在近二十年的“新城市化”运动争议渐起后,它们成为越来越弥足珍贵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可以放大,可以修补,但不应该被舍弃。
我们需要类似奥体中心这样的大型现代化场馆,也需要大田湾这样的文化与记忆符号。事实上伴随着重庆人越来越提升的品味和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我们的生活绝对需要一座重生的大田湾体育场。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媒体的关注之下,重庆开始对大田湾改造,这当然值得称道。但大田湾更需要的是合理的规划。这种规划绝不只是停车场、健身场所的布局,或者是被油漆一新的跑道,而是观念的规划与重建。
你可以说大田湾周边交通状况糟糕,地势逼仄。但工体或者上海八万人体育场,都是在最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周边也不开阔,但同样做出了精彩的文章。而大田湾,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篇漂亮的“小文章”。
最后想说的是,别舍不得交出自己手中的利益,事实上类似的资源完全可以经过包装与升级,产出十倍甚至百倍的效益,为什么不愿意去分享一块更大的蛋糕呢?文/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