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广马反映体育教育缺位

2012年11月28日06:34  汉网-长江日报 微博

  不久前,有媒体说江苏南通一名中学生在1000米跑测试后倒地不起,救治无效而亡。

  一年前,曾因一支俄罗斯的少年足球队访华比赛大胜中国孩子,引出了中国青少年体质不如俄罗斯的结论。凭一次比赛的结果做结论,就是对项目本身的判断也难以准确,扩大到断定整个青少年体质的对比,更没道理。

  因为某学校校运会取消长跑项目,又生出同样的论调。如果保留了长跑,也有学生确能完成比赛,是否可以说明青少年体质没有下降?我以为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继而,广州马拉松赛2位参赛选手先后去世。加强马拉松比赛的医务救助,成了热点。

  长跑猝死引发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关注,多少有借题发挥之嫌。事实上,在发生长跑猝死之前,青少年体质下降早已非常严重。直接原因,当然与缺乏锻炼有很大关系,包括缺乏正确的方法,缺乏必要的时间,缺乏科学的指导。归于一点,就是缺乏良好的体育教育。人,需要了解自身,特别是了解生命和肌体运动,这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知识。

  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青少年体育属于大教育范畴。很少有人关心孩子们参加锻炼之前应当做的必要准备,却有很多人在孩子出事之后表示关注,这一个还没解决,下一个又潜在着。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不改变,只要不在升学考试之内的科目和课程,就不会被学校、老师和家长当作孩子成长中的大事来抓,不考的就可以不教不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呼吁高考加试体育的原因之一。中国式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生理卫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列入教学大纲,科学锻炼的知识也早就是体育教学中的内容,有几所学校几个教师认真执行过?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锻炼的目的,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的体育教育可受益终身,为什么长期缺位?教育失职!

  要呼吁体育部门规范组织比赛,更要呼吁教育部门强化体育教育。

  (汪大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