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震:只有举国体制能救女足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03日14:27  足球-劲体育

  记者赵震述评 42%和58%,这两个数字能让你想起什么?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得金牌的男女比例,女运动员高出16个百分点,具体到金牌数上差了18块。男子运动员还要感谢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那次因为东欧的抵制,男子项目中国占了大便宜,李宁一个人就拿了3块金牌。如果没有那届,中国奥运金牌的男女比例还要差得更悬殊。

  中国体育长期的金牌“女上位”,才有了近来的一连串的惊诧。女排输了、女羽输了、女乒输了,当然还有女足输了。在女足输了之后,各方都有献计献策的,我却要先问个问题———未来中国足协是想把女足当作一项足球运动发展?还是想当作一项女子运动发展?这不是一个把女子足球四个字拆成两个词语的简单文字游戏,而是一个认真而严肃的问题。

  过去的10来年,女足运动滑落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一直被当作足球运动发展。女足失利之后,大家提到最多的还是套用男足水平下滑的原因———足球人口太少。那些嚷嚷女足水平下降是因为普及不够的完全是瞎起哄,女子运动的水平从来就和普及挂不上钩。“铿锵玫瑰”那个时候女足火不火,可谁那个时候抢着把自己家女孩子送去踢球了,哪个学校的操场上女孩子下课整个皮球踢去了?女排五连冠的时候大家都热血沸腾吧,有几家因为这个把女孩子送到排球队去了?女子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任何一项女子项目都很难达到如男子的商业化与职业化。正是因为女子运动的商业化不足,才让中国体育能够女子先行,才让中国的“举国体制”在女子运动上有着巨大的优势。

  上世纪中国女足的辉煌得益于“举国体制”,当时一声令下,全国一起上马女足,辉煌时有三十几支队伍,都是占编制拿工资的。女足开始走下坡路是因为学男足走市场,被各省的体育局抛弃。连辽宁这样的足球大省都不设女足队了,情况恶劣到什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即使女足到今天的亚洲第四,我仍然认为并不可怕。世界水平先不说,至少在亚洲之内,女足的技战术水平并没有太大提高。澳大利亚为什么能夺冠?两点,一是身体素质,二是整体战术素养。一直以来最克中国队的朝鲜队,最大特点也只有两个字———能跑。韩国2005年能夺得东亚四强赛冠军,靠得也就是一个身体素质出奇的朴恩善。在技战术层面上现在亚洲没有一支球队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足的高度,换句话说女足的滑落别人进步只是一方面,我们退步才是最要命的。

  所以女足想要短期复苏,最好的方案仍然是80年代刚起步时的做法。从田径、举重等项目选择一批13、14岁身体素质好、肯吃苦的苗子,从头练起。集中训练、集中比赛,三年之内可见小成,5年之内能重回亚洲第一。这是最省钱最省事,也是最见效的法子。

  在这个事情上,有人总是很矫情,又提什么不要金牌主义,需要全民普及。在中国,除了瑜珈和健身操之外,你很难找到一个普及全国的女子运动,当然了,如果把麻将算成体育项目,女子的普及程度还比较高。

  搞足球上,我对中国的举国体制毫无信心,但在搞女子项目上,我们的举国体制还是百试不爽的。其他项目不说了,女子冰壶全中国也不过几十个人在打,我们搞了也不过几年,一出手不也照样拿了一个世界冠军嘛。

  老老实实地承认,女子足球先是女子项目,然后才是足球,这样我们还能重新看见“铿锵玫瑰”再次盛开。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女足征战2010亚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女足 韦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