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17天的赛季重头戏--2010年斯诺克世锦赛于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在英国第五大城市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大剧院落下大幕。在最后的决赛中,来自澳大利亚的尼尔-罗伯逊18-13击败2006年世锦赛冠军多特,首次在职业斯诺克最高殿堂称雄。凭借这个世界冠军头衔,“墨尔本机器”也一跃成为80后选手中的领军人物。在英伦势力占绝对主导的世界斯诺克球坛,来自海外的罗伯逊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无疑可以给中国头号丁俊晖以重要启示。
出生于1982年的罗伯逊在1998年转入职业,本届世锦赛前已有四个排名赛冠军入账,分别是2006年和2009年大奖赛,2007年威尔士公开赛和2008年的巴林锦标赛。在80后选手中,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这一数量排名赛冠军的选手之一。
单看冠军数量或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细看这四个排名赛冠军的获得时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罗伯逊不同凡响的能量,那就是自2006年首次夺得排名赛冠军起,他保持了一年一冠的高稳定竞技状态。问鼎2010年世锦赛冠军只是这一势头强有力的延续。
众所周知,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职业斯诺克领域,只有赛中自始至终保持高竞技状态的选手才有机会笑到最后,而高稳定的技术状态是与强大的自信心相辅相成的。一年一冠,罗伯逊很好地将这两者同时维持在了一个极高的水平线上,从而为这次在世锦赛大爆发做好了铺垫。
虽然丁俊晖在本赛季也将排名赛冠军数量增加到了四个,但不可忽略的是,与罗伯逊一年一冠相比,其曾经陷入长达三年的冠军荒,状态时好时坏有如“坐过山车”。在竞争最激烈、赛时最长的世锦赛,即便手感好时可以击败任何人,但不能保持长久的软肋一旦显现,输给任何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为什么丁俊晖连续三届都没能突破16强的原因之一,而罗伯逊在去年就已经有打入半决赛的记录。
通过罗伯逊的成功,无疑给了丁俊晖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要在职业斯诺克球坛取得长期的成功,特别是要在分量最重的世锦赛功成名就,状态忽高忽低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选手。只有在状态和信心都维持在了一个稳定的高度,在世锦赛这样的巅峰对决中才有必胜的把握。如何做到这一点,将是丁俊晖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MY147 罗小平)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偞鐗犻、鏇㈡晝閳ь剛澹曢崷顓犵=濞达綀鍋傞幋婵冩瀺闁绘ê鍘栫换鍡涙煏閸繂鈧憡绂嶉幆褜娓婚柕鍫濋娴滄繄绱掔拠鑼ⅵ闁靛棔绀侀~婵堟崉閾忕懓濮︽俊鐐€栧濠氬磻閹炬番浜滈柡鍥朵簽缁夘喚鈧鍠栭…閿嬩繆閻戣姤鏅濋柍褜鍓熼崺鈧い鎺戝€荤敮娑樓庨崶褝韬い銏$☉閳诲酣骞掑┑鍡椢ゅ┑鐘垫暩閸嬬喖濡寸€n喖绠柨鐕傛嫹 |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褏鏆﹂柣銏⑶圭壕濠氭煟閹邦喗鏆╅柣顓熺懇閺岀喓鈧數枪娴犙囨⒒閸曨偄顏柡宀嬬節瀹曟﹢濡搁妷銏犱壕闁煎鍊楁稉宥夋煛閸愩劎澧涢柣鎾跺枛閺岋繝宕掑☉姗嗗殝闂佺懓寮堕幃鍌炲蓟瀹ュ洨纾兼俊顖涙た濡啴姊洪崫鍕伇闁哥姵鐗犻悰顕€宕卞鍏夹╅梻浣告惈濡繃绂嶇捄渚綎濠电姵鑹惧浠嬫煕閹般劍娅呮い蹇ユ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