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棋种不同命运各异--为国象鸣不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14:31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今天擂主 本报记者 施绍宗 本来定于昨天上午在广东拍卖行举行的广东国际象棋队冠名权专项拍卖会流拍了,准确来说,这个拍卖会根本就没有开,因为到了最后一天也无人问津。在借新闻界公布了拍卖消息后的10多天时间里,虽然广东拍卖行做了很多工作,也收到个别企业的电话咨询,但最后还是没有下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昨天下午广东象棋队与连续赞助该队参加了两届象甲联赛的王老吉药业公司续签合约。 棋种不同,命运各异。象棋是“土生土长”的大众运动,而国际象棋则是曲高和寡的舶来品,在中国除了北京的情况稍好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少人懂,更别说是象棋风气最盛的广东了。因此,这导致作为多届全国团体冠军、冠名权要价仅30万元(仅为广东象棋队的一半)的广东国际象棋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的出现。 棋队拉赞助通常靠两点:一是这个项目的群众基础、影响力,以及棋队的“明星”棋手,棋队的成绩固然也很重要,但排在上述要素之后;二是党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的个人爱好,这点尤其重要,因为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领导人有个人爱好,拉赞助往往会事半功倍,当然前提是这个企业有较强的经济实力。遗憾的是,党政领导人或企业领导人一般很少会下国际象棋,这就是国际象棋拉赞助要比围棋和象棋困难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不仅国际象棋有这种问题,一些没有群众基础的运动项目也是不适宜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的,否则结果只能导致这些项目逐渐衰亡。 好在国际象棋只是在中国缺乏群众基础,它比起其他更“冷门”的项目要好得多,而且这次广东队未能拉到赞助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能因此而绝望,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许都会有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