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尹波:要致富 多栽树--写在鲁能获重奖之时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0:37 新浪体育

  2004年底夺取了中国足坛第一个“双杯王”的鲁能泰山,2005年1月30日,获得了山东省政府给予的2800万元重奖。据悉,这是国内球队得到过的最高奖励。此时,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再次探讨一番这支球队能够在中国足球的乱世之中“风景这边独好”的深层原因。

  大树底下好乘凉

  1999赛季夺得中国足坛首个“双冠王”五年后,2004赛季,鲁能泰山又成为中国足坛第一支夺取“双杯王”的球队。谈起这支球队能够创造如此佳绩的原因,人们大多会从球队强大的后盾——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财力雄厚和势力非凡这个方面去寻求答案,这的确是事实,但远不是事实的全部。今天,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一下鲁能泰山异军突起的内因。

  如果把同时获得两项全国顶级赛事冠军的这两个赛季视为鲁能泰山的两次巅峰期,那么,我们不难发现,自1998赛季山东电力集团介入山东足球、鲁能泰山亮帜以来,这支球队走过的道路起伏巨大,两次巅峰期均出现在两次低谷期以后,而且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向和脉络。

  中国足球职业化11年来,若论国内顶级赛事的成绩,最成功的球队是先后以万达和实德冠名的大连队。大连队在10年甲A和一年中超共11个赛季的职业联赛里,赢得了七次冠军、一次季军、一次第五名和一次第九名,还夺得过一次足协杯赛的冠军。这些成就,使大连队成为中国职业足坛短时期内难以被超越的巨无霸。

  仅次于大连队的第二强队,就要轮到山东队了。尽管山东队只拿到过一次职业联赛的冠军,少于上海申花队的两次,但山东队夺得过三次足协杯赛的冠军,还当上了首届中超杯赛霸主,整体成绩应该排在申花队前面。申花队排第三位,第四位是首届中超联赛冠军深圳队。只有上述四支球队,夺得过中国足坛顶级联赛的冠军。

  有意思的是,四支冠军队恰好分成两种类型。大连和山东属于“先栽树,后乘凉”一类,申花和深圳则是“借花献佛”一类。

  大连是中国最著名的“足球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训体系和梯次曾经是全国最健全的,涌现出的成年球员和球星也是最多的。职业联赛之前,辽宁足球队曾经创造过“十连冠”的伟业,严格地讲,那是大连人的“十连冠”,辽宁队里的大多数骨干皆为大连籍。那个时代的各级国家队,大连球员亦占了半壁甚或多半壁江山。职业联赛开始后,大连队除1995年第二届赛事屈居第三之外,前五年摘走四届桂冠,直至1999赛季被鲁能泰山踢下王座。而山东人的昙花一现之后,大连人又连夺三年冠军,从而铸就了十年甲A七度夺魁的辉煌。这一阶段的国足、国奥和国青队里,来自大连的球员依然是最多的。大连人的“先栽树”,使“后乘凉”的晚辈们尽享了20年风光。

  申花和深圳走的,却是另一种道路。

  上海队一直是中国足坛的一支劲旅,不过,上海这座城市还远远称不上是一座足球城。上海培养出的足球顶尖人才,以及对各级国家队的贡献,更是无法与大连相比。1995赛季,申花队依靠“徐根宝+范志毅”的绝配,一鸣惊人地从大连人手中抢走冠军。此后七年,上海人再未接近过曾在上海保存过一年的那座冠军奖杯,直到2003赛季末代甲A的乱世混战,申花才在大轴戏1比4惨败给深圳的情况下,捧走了成色明显不足的联赛冠军。而夺冠后次年的首届中超联赛,申花便沦落到了差点儿降级的地步。

  深圳队则是一支典型的“八国联军”,摸爬滚打这么多年,阵内几乎没有一名正宗的深圳球员,队员、教练都是买来的,没一个是自己培养出来的,踢球全凭内外援撑门面。因此它也谈不上什么后备梯队建设,更谈不上什么可持续发展。

  鲁能泰山的成长之路,很像大连。队内的骨干大多出自山东的足球城青岛,内外援再优秀,起到的也只是“如虎添翼”的作用,一茬茬年轻队员,即使包括后来从省外招进鲁能足校的年轻队员,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鲁能1998年接手泰山,1999年就捧得“双冠王”,这个“大凉”,还不能说是“乘”自鲁能栽下的树,这树是鲁能泰山的前任山东泰山、济南泰山和泰山将军所栽,正好到1999赛季长大成荫,加上桑特拉奇和巴力斯塔等外教、外援的施肥助长,于是瓜熟蒂落。然而,此树由于缺乏水分和修剪,还算不上枝繁叶茂,下个赛季很快就凋零了。而刚刚拿到的“双杯王”,才可以称之为鲁能完全凭借亲手种下的大树制造的“凉爽”所创下的一个奇迹。

  而且,鲁能泰山后劲十足,大有超越大连实德之势。大连人不仅2003、2004两个赛季未能染指联赛冠军,与杯赛王冠也总是无缘。比较之下,鲁能泰山2004赛季夺取“双杯王”,同时名列中超联赛亚军,发展趋势显然强于实德。

  因而,人们的好奇心便愈发按捺不住了:鲁能这棵大树,是怎样栽下、如何成长的?

  先栽树,后乘凉

  1998赛季鲁能接手泰山,泰山队遭受长期困扰的两大难题——缺钱,不能引进外教、外援——迎刃而解。韩国前国家队主帅金正男和巴西外援巴力斯塔、北京内援邓乐军等的到来,大大增强了一贯以清一色本土球员出战的泰山队的实力。金正男倡导的攻势足球,亦一改殷铁生时代的防守反击,使泰山的进攻踢得有声有色,比赛的观赏性显著提高。

  可是,泰山队这一年的战绩,却跌落到了历史最低点:联赛仅获第九名,杯赛则早早止步。“涉足”之初就摔了这么个大跟头,若是那些抱着投机心理参与职业足球的企业,要么减少投入寻找机会脱手,要么孤注一掷加大付出以求一逞。鲁能不是前者,亦非后者。首个赛季的失利不曾动摇他们的信念,也没有使他们简单地决定为了夺冠而不惜一切代价。他们继续坚定聘请高水平外教和外援的决心,桑特拉奇的上任、巴力斯塔的留任和萨沙、罗梅罗等名将的加盟,加之俱乐部总经理邵克难与桑尼的得力搭档,以及“最佳领队”殷铁生和“最佳翻译”李良石等人的辅佐,“双冠王”应运而生了。

  鲁能介入足球两年就夺得了史无前例的“双冠王”,没栽什么大树,或者说,栽下的树还没长大,就乘上了“大凉”,这很使一批人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而发热和忘乎的代价,便是紧接着的2000赛季从“天堂”跌入“地狱”,捧得越高,摔得越惨。这个惨痛的教训,把桑尼和邵克难赔了进去,却也让鲁能在失败中悟出了“不栽大树,何乘大凉”的道理。在几乎所有人的视线之外,鲁能在潍坊的足校,悄悄地壮大起来。而山东电力对鲁能泰山的投入,并未因三个赛季栽了两个大跟头而有所犹豫和退缩。

  四年前,矮矮胖胖的董罡接替邵克难担任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与邵克难相比,董罡是个比他的前任更富于争议的人物。他执掌俱乐部头一年,请来俄罗斯老帅鲍里斯,结果赛季伊始即痛遭“望加锡惨败”,其后泰山在联赛中又连战不捷,若非赛季后程近乎神奇般地打出七连胜,董罡就职当年便难免创下尴尬的历史新低。董罡就任的第二和第三个赛季,新教头涅波比干了一个赛季就只能走人的鲍里斯更加缺乏人气,泰山队的表现愈加不如人意,董罡的口碑亦可谓一天不如一天。

  但是,就在泰山论比赛成绩逐渐跌落到中游甚至下游球队、济南球市日趋冷落的同时,有两种与众不同的迹象,差不多被所有的人忽略了。

  一是鲁能足校的迅速发展,从这个学校里走出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家少年队、青年队和国奥队,鲁能泰山各个级别的青少年队屡屡称雄国内外赛事;泰山一线队里,年轻而陌生的面孔也日见其多,这些新人从很少打成人比赛,一下子就要承担顶级联赛的主力重任,失误和输球都是免不了的,可是他们充满朝气的神色,却给人以期待和幻想。

  二是鲁能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毫不吝惜,投资建成了国内和亚洲一流的训练基地,配备了所有俱乐部里最好的训练、生活和医疗恢复设施。与其他俱乐部更多地把钱花在一线队身上比较,鲁能的长线投资战略,使人没法不相信它的“要建百年俱乐部”之承诺。

  鲁能后备力量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机勃勃,与泰山一线队显然不能令人满意的战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这种情况下,干满了三年的董罡,被传要调离鲁能泰山俱乐部。当年邵克难即在三年任期届满之时离职,而董罡若步邵克难后尘,其名声是无法与他的前任比肩的。邵克难毕竟有一个“双冠王”,董罡则没能带队跻身任何一项大赛的决赛,第三年泰山更是破天荒地仅仅排名联赛的第12名——也就是说,只比降级线高了一名。

  所幸,董罡没有选择离开。事实表明,无论对俱乐部,还是对他本人,这都是一个再正确不过的决定。假如董罡离开了,栽了三年树的他,就失去了站在自己亲手栽种的大树下乘凉的机会,而他的继任者,也会因为要从头熟悉情况和自身执政风格的差异,极可能痛失让泰山再次攀上顶峰的历史机遇。

  为了第四年的“乘凉”,董罡和鲁能泰山一起咬牙挺过了三年的寂寞和卧薪尝胆的苦楚。埋头苦干,忍辱负重,经受住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和随同“七君子”一同“闹革命”的诱惑,用“双杯王”,用国内大牌球星纷纷慕名来投的壮观一幕,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鲁能成为国内足球界惟一正常、规范运作的俱乐部,惟一按时足量兑现球员薪水和奖金的球队,其主场济南则成为中超元年的第一球市。

  鲁能栽下的树长大了,大树之下的浓浓绿荫,使人不能不为之由衷地称赞“这边风景独好”。

  栽下梧桐 引来凤凰

  鲁能“乘凉”的树是自己栽下的,根深叶茂意味着凉爽久远。但鲁能泰山俱乐部和它的当家人董罡,并没有像五年前泰山获得第一次“双冠”时那样得意忘形。从球队的角度讲,俱乐部更希望得到的是中超联赛的冠军和在亚冠联赛上重振声威。董罡没有也不会忘记“望加锡惨败”留给自己和球队的奇耻大辱。他知道,雪耻的时候到了。2005赛季的泰山,已经不是2000赛季的泰山了。当夺冠成为习惯,王者便不会再次被暴富心理所打倒。

  鲁能的品牌,鲁能的尊严,鲁能的实力,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梧桐,何愁没有凤凰前来筑巢。鲁能把自己头号球星的喜事办成了一场冠军级的婚礼,一个李小鹏引来的是无数个与李小鹏齐名或更有名的球星。李小鹏要的只是节日只是快乐,鲁能要的则是人气,或者说,是霸气。霸气所指,是新赛季的中超冠军,更是亚冠联赛上扬眉吐气的那个时刻。

  中超杯夺冠的那一瞬间,董罡躲到看台下面,不肯上台与队员们一道庆功。足协杯称王的那个夜晚,董罡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与功勋教练图巴拉起了手。但董罡明白自己不能高兴得过了头,因为他不想成为又一个邵克难。他可以让2004成为1999的重演,却不能让2005成为2000的翻版。更重要的是,2006、2007……不管那个时候,他是不是还在这个位置上。

  鲁能的梧桐树绝不只是一批又一批新锐,也绝不只是一个又一个冠军。足球的市场化大势不可逆转,鲁能泰山靠电力投资养活的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事实上,这种投入每年都在减少。董罡告诉我:“我想多拿冠军,但我想的更多的,是怎么多挣钱,将来有一天,俱乐部能自己养活自己。”

  今年亚洲杯足球赛期间,改造后的山东省体育中心东南角处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半地上半地下建筑,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易初莲花超市在这里扎根。看到建筑工地高耸的鲁能广告牌,人们想当然地把投资者误认为“大鲁能”——山东电力集团,但这却是“小鲁能”——鲁能泰山俱乐部投资建设的,董事长正是董罡本人。

  而类似这样让人吃惊的事情,为未来的“乘凉”早早“栽树”的事情,鲁能正在做和准备做的,还有许多。

  因为他们坚信一句箴言:

  要致富,多栽树。

  (载2005年第1期《山东画报》)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DUNK LOW 情人节


AIR FORCE 情人节


AJ Dub Zero


Air Legend FG-E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