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彩云:沈指导 你想告诉我们什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09:34 新浪体育沙龙网友 | |||||||||
当那一刻韩国国奥队的守门员金荣光用力手抛球几乎过了半场的时候,看着场上三对三的局面我知道那一定是我们一个无法逃脱的噩梦。请原谅我的宿命,尽管赛前从领队到主教练到队员都高呼着“我们不恐韩”的口号,但是,当曹宰榛把皮球舒服的送入安琦把守的球门的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期待,所有的祝福,所有的渴望,那一瞬间都轰然坍塌。看着沈祥福那近乎于绝望的脸上的表情,我甚至连骂的勇气都没有了。
据说这是一支磨合了时间最长的国奥队,据说这是承载了国人希望很多的国奥队,曾经被誉为“超白金的一代”。但是,看完全场的比赛所有有头脑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问一句:“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它的技战术风格是什么?它的底蕴何在?”说的再直白一些,就这样一支队伍凭什么到奥运会赛场上去混? 尽管黄健翔还在用梦呓一般的语言絮絮叨叨的说着那些不着四六的话,诸如:“我们主场依然有着很多机会等等”,但是,比赛的结果已经告诉我们,这四年的一个轮回让我们是怎样的窘迫和尴尬。此刻去责怪那些队员么?看着他们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庞,我们只能说他们已经尽力了。王栋作为一张新的面孔,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全力的拼搏,我们不能去指责这让一个新人的错误,那几秒钟内发生的一切,算是一段噩梦,也算是一种宿命的回应。 但是,尽管输了球之后,主教练沈祥福,官员杨一民面对媒体的时候说着自己不遗憾,说这就是足球。那么我相信所有看过这场比赛的人都不能不问,这样一支数年打造的U23队伍,在场上的配合的生疏,失误的频繁,近乎于没有头的苍蝇一样的技战术打法,就是那支外界传说中的史上最好的国奥队么? 按理说,一支磨合了数年的队伍,队员之间的配合不应当有什么问题,可是全场比赛让我们郁闷不已的是,我们队员之间的配合失误比比皆是,相反,倒是韩国国奥没有多长时间的整合照样能打出流畅的比赛来。我们甚至无法去指责沈祥福的新人辈出,一个主教练总有自己的战略战术考虑。因此,当我们意外地看到孙祥、胡兆军、王圣等人坐在替补席上的时候,我们也不吃惊,但是机械的执教思路,没有底气的战术安排,让我们始终陷入一种战略上的被动防守之中,除了我们的定位球(角球)能见到一些闪光之外,局面上韩国人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最大的赢家。 全部的战术体系,以稳固防守为主,伺机打进攻,这是沈祥福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保平争胜的翻版而已。要说,沈祥福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对于自己手中的牌至少是知道的。看看眼前这支韩国队,我敢说是历史上最烂的一支队伍,他们除了个别球员的划圈绣脚可以卖弄之外还有什么?沈祥福的保守,队员的低迷,成全了韩国人在三月三日这个夜晚的疯狂。但是,命运没有眷顾沈祥福的保守,也许这就是一种逃不掉的宿命。 赛后,我的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在电话的那头他沉闷的一声叹息,“这么烂的韩国队我们居然也敢输,这是什么超白金,我XXX”我无言,只能揶揄他说,“别急,我们还有五场比赛呢?不是马拉西亚弱么,我们就捏着个软柿子,到主场我们有机会的。”电话那头朋友一声长叹“他妈的,破铜烂铁呀。” 不可否认沈祥福对这支队伍的感情,和他倾注的心血,但是,他狭隘的战术指导思想,他过重的心理负担,实际上成为这支所谓的“史上最强”的队伍看不见的敌人。 这支队伍不仅仅是在比分上输给了对手,在竞技状态上,在心理上都是一次完败。 我们当然可以期待着主场翻盘,但是,那毕竟没有手里握着三分或者一分来的更踏实一些。 看着韩国球员在球场上娴熟的配合倒脚,快速的出球,我们不能不问沈指导,我们的优势何在?仅仅靠着一个高大威猛的杜威、一个脚下不错的徐亮?还是一个毫无整合性可言的整体? 或许有一种说法不太好听,但是有些道理,黔驴技穷,也就这么大能耐了,当然不是球员,还是主教练的事情,这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明月彩云 200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