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百感悟:一切对的事情只要坚持就好

http://sports.sina.com.cn  2014年01月28日14:46  新浪户外微博
kailas特邀队员苏子灵、晏懿和蔡英元铜奖摆在一起。kailas特邀队员苏子灵、晏懿和蔡英元铜奖摆在一起。
像这样跑好下坡,如车轮般顺滑“碾”过台阶,才有可能进阶成优秀跑者。像这样跑好下坡,如车轮般顺滑“碾”过台阶,才有可能进阶成优秀跑者。

于雷、子尘和刘超等国内优秀跑者成功携手斩获港百小金人。于雷、子尘和刘超等国内优秀跑者成功携手斩获港百小金人。

  4、榕树澳-企领下

  cp5企领下,这个检录站也是半程换装点,途中要翻越连绵的鸡公山,到这里就和毅行者路线完全重合,我已经判断出再无可能冲击18小时,因为时间已经过去9:20:27,比去年慢40分钟。而按照港百的规律,后半程要比前半程耗时长一个小时左右(爬升更大,而且夜路)。我把目标调整到20小时。去年在这里休息了半小时,而今年则不到5分钟完事:我取出存着的包,先换上一个水袋背包,再围上插着两个水壶的腰带包——越野跑不能缺水,我试过一口水难求的滋味。所以水袋里都灌满了美瑞克斯等渗能量饮,和体液渗透压一致,既能快速补糖,也能及时补充电解质。卸下眼镜,戴上头灯(担心没电,包里还揣了一个)和抓绒手套,穿上Kailas冲锋衣,连鞋都没换,就持杖出发。

  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减少一切不可控的因素,我没换上在cp5存放的泰尼卡INFERNO闪电XLITE 2.0。这是一双很好的越野跑鞋。可惜我赛前拿到的鞋要大一码,本来想着在半程脚肿胀后换上,但今天左髋出现意外反应,我的最大心愿是顺利完赛,觉得脚部一切ok,就不愿再冒险。

泰尼卡INFERNO闪电XLITE 2.0,抓地力和舒适度胜过第一代,而且更为时尚美观。泰尼卡INFERNO闪电XLITE 2.0,抓地力和舒适度胜过第一代,而且更为时尚美观。

  5、企领下-基维尔营

  cp5到cp6,去年我走了4个小时(途中迷路),最后一个小时水袋耗干。所以今年我又带上腰带水壶,一定不会渴着——事实是,我直到cp7才补水,看来今年补水更科学,也可能是强度更小、心理更稳定的缘故。从CP5出发时,见到我们北京铁人三项协会的贾邦先老师。老爷子从北京铁路局退休两三年了,每年都征战南北,参加各种户外赛事,铁三赛、登山赛、自行车赛,没想到这次能在香港遇到,我分外高兴。握手,不舍告别。

  这一段赛道,沿途无补给点,穿过黄竹洋村,向北攀上陡峭山脊,至马鞍山群山,抵达昂平高地,西行至飞鹅山道。去年我曾在马鞍山脚下误入歧途,进入荒村。今年我路虽熟,可是更笨拙。即便如此,在横切山脊时,我还是快将起来,居然开始超越。最终这13.5公里,耗时03:34:59,总排名从763上升到630。我想,这种逆袭,得益于小宇宙爆发,可能因为我是重装厚衣,气温降低后较为舒适和兴奋,更加之路熟且有准备。在体能较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迅速超越一些选手(也可能有大多数选手都是在企领下cp5超越的,这一站往往连高手也得休息10分钟以上)。

这位法国选手最终以13小时的成绩获得第25名,他缓下坡跑速很快。这位法国选手最终以13小时的成绩获得第25名,他下坡跑速很快。

  6、基维尔营-笔架山

  到了cp6基维尔营,我掂了掂身上的水,觉得足够喝到下一站的,没停留就出发。从大老山顶下到狮子山公园入口,这一段下坡公路走得很轻松,小步颠着,甚至比去年感觉还好。山下华灯初上,九龙和港岛的繁华尽收眼底。没料到我的好状态就在踏上狮子山公园山径时,戛然而止。

  高抬腿左髋开始刺痛,胃里开始冒酸水,甚至连牙也有些酸倒。以前没觉得到笔架山的上坡有多难走,没想到今天越走越崩溃。有时忽而天堂忽而地狱的节奏来得就是这么猝不及防。我拼命忍住难受的感觉,开始大口饮下水壶里的白水,漱口。我开始担心刺痛加剧,甚至第一次有了想退出的念头。这么难受,实在不想走了,就说因伤退赛吧。一个魔鬼般的声音在心底回响。

  不行,我还从未退赛过,怎么能折在这里?只要能迈步,就一定要走下去。我就这么杵着杖,依靠双臂的力量,把自己送上笔架山的一个个石阶。前两次走麦理浩,觉得是人生享受,可此时,只觉得是折磨,下次还来吗?为什么要来受这个罪?另一个声音也在啸叫:你不是热爱越野跑吗?你不是把百公里视为修炼吗?为什么会这么怯懦!完赛后的第二天,我在群里说,要感谢双杖,没有它们,我上不去笔架山;也要感谢自己没有放弃,如果这次放弃了,可能下次我再也没有参加百公里的内心勇气。

还记得这个吹号的少年义工吗?他在渐渐长大,而我们一直在奔跑。还记得这个吹号的少年义工吗?他在渐渐长大,而我们一直在奔跑。

  7、笔架山-城门水塘

  cp7笔架山,排名再次下降4位,634。我第一次坐了下来,请少年义工给我取了碗泡面。迎面碰到了著名跑者王乐,王乐可能看我疲惫不堪,指了指火塘边的帐篷说,里面很舒服,可以睡一会儿。我摇了摇头,撕开自己揣着的榨菜,倒进面碗里,喝口热汤,吃片榨菜。这是一天来第一次吃咸口的食物,就像吗啡一样,让我为之一振。

  篝火温暖,热心的义工更贴心,为每位坐在椅子上的跑者拿来毛毯,披在腿上,这种暖和真让人眷念。我狠狠心,起身低声说(基本是动口型),乐乐,我走了。走出补给站,是计时芯片感应区,我一边报出自己的号码“1665”,一边走过感应器,没想到裁判远远又把我喊了回来,说是没刷上,需要重走。一时间,我居然有些愤愤不平。放在平时,这样的小心眼,是多么让人鄙视啊。可这,就是此时的我,可笑的我。

  cp7到cp8城门水塘,这段路比较好走。前半程的平路和下坡,适合奔跑,可我跑不起来。恶心的感觉渐渐淡去,可一跑还是无法发力。港百和毅行者的检录站不尽相同,城门水塘这一站要比毅行者相应的检录站远很多,我望眼欲穿。疲劳感和崩溃感一路伴随着我,我已经完全失去冲击20小时的信心,只是告诉自己,走下去,咬牙走下去。曾经感觉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不过如此。

  低谷之所以叫低谷,因为人生的抛物线本身就有起伏。否极泰来,需要忍耐。走到cp8外,悠扬的小号和去年别无二致,只是吹号的少年似乎长大了些,更淡定了些。

  我低头看了看表,12点40分。我用16个小时40多分,走了83公里,前面还有17公里,还要翻越“针、草、帽”三座大山。没有停留,继续走吧。

掌声应该送给这些童子军义工,他们彻夜不眠为跑者提供食水补给。掌声应该送给这些童子军义工,他们彻夜不眠为跑者提供食水补给。

  8、城门水塘-铅矿坳

  cp8到cp9铅矿坳,大帽山脚下,和毅行者一样。百公里是一米一米连接起来的,既然上一站远,这一站就近。路是一步步走完的,没什么机巧可取。既然感觉这一站比毅行者短很多,虎躯一震,心气暴增。看着天梯一样的针山也毫无心虚,实际上针山天梯这一段并不长(因为起点已在山腰),10余分钟足以搞定。下山依旧困难,腊月十八的明月高悬,即使不用头灯,台阶也清晰可辨。如果能跑起来,哪怕是稍微“顺”一些颠着下台阶,也会很舒服。可以左髋依然不给力,只能用登山杖撑住体重,缓缓拾阶而下。

  下了针山,走上登草山的水泥路。身后有一位内地女跑者和我打招呼,我鼓励她,首次参赛小铜人在握。她说,还有两座大山呢。我说,草山不是山,大帽山再慢3小时也搞定了。这时,这位勇敢的女跑者超过了我。我看着她脑后系着的警示红灯一闪一闪,不由赞叹巾帼英雄。

  缓缓的大坡,慢慢的走——实际上我已经使出全力,手杖向后撑,推动身体向上、向前。此时接近夜里两点,正是肝火最弱,最为困顿的时刻。路边有选手“倒地”,状如饿殍。我大声问:“需要帮助吗?”只见这位身着黄色风衣的跑者缓缓抬起一只手杖,摇了摇,示意没事。他已经无力回答。

  一路上这样或趟或坐在路边小憩的跑者,不下十余人(我的排名在此段也由622升至605,其中不少是这样超越的)。我有些为他们担心,因为此时寒气逼人,如果为了打个盹落下病就不好了。去年路上就很少看到有人入睡,也许是今年更多选手报名,而港百又无成绩门槛限制的缘故。

  近几年来,我很少熬夜。最长的熬夜就是拜超马所赐。像这次港百,漫漫长夜耗尽精力,是对温吞水般生活规律的一次刺激,可能有益无害。生命体本身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关切的。

  这段路上,直到大帽山的下山公路,我每超一个人,或者被每一个选手超过,都会真诚送上一句加油!这是因为此时,我已经把所有的心结完全解开,我不会嘲笑那些陷入痛苦的人,更不会嫉妒那些重拾回状态的人。大家都一样,大家就是我。跑了几十公里之后,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水平,或多或少。

蔡英元跑到终点,来自vibram的老朋友刘扬拍下宝贵纪念照。蔡英元跑到终点,来自vibram的老朋友刘扬拍下宝贵纪念照。

  9、铅矿坳-大帽山终点

  cp9铅矿坳是冲刺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站,我稍作停留,喝了一些泡面汤,还遇到了刚才超过我的上海女跑者。不到2分钟,我就出发了。这时山上开始起雾,好在我心中有路,不像去年还在乱石丛中向左走错了路。

  不要被一开始的爬升吓倒,大帽山状如毡帽,山顶比山腰更为平缓。夜里爬山其实更可以心无旁骛,不用去管来路多远。走到山顶大石附近,忽然看到雾气里,有一位跑者踽踽独行,有些东倒西歪,而且没开头灯。看我走过来,他停住了,我说,跟上我吧。

  雾气越来越浓,可我并不担心,这就是老马识途。我走得不快,身后跟了好几个跑者。其实,我的前面一开始也有头灯不时回照,想来是为了替我指路,后来可能发现我熟知此路,就放心前行了。

  就这样一直在雾霭中行山,我的头脑要比肢体更活跃,最困的时段已经熬过,希望就在前方不远。到此时已经不眠不休奔走20小时,我的思绪也游走了20小时,关于工作、生活、家庭;关于亲情、爱情、友情。我不是什么完美的人,但我在这个赛程里拷问自己。自己的怯懦,自己的软弱以及自己所有的错。反思越及时,歧途越少走,体验越深刻,人生越值得。

  下到公路的时候,我被好几个跑者超越,由衷祝福他们!最终我的总排名是599名,男子第526名。

  到了终点,遇到vibram的经理刘扬,他也是彻夜不眠守候在终点。我一路上没有拍照,多谢刘扬为我拍下在终点的纪念照。

  领奖时看到网名一阵风跑的曲兄,他赛前将港澳通行证遗落在的士上,正请港百创办人吴女士联系警署报案。我们是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上结识的老友,遗憾曲兄差8分钟未能斩获小金人。我们一同乘小巴赴荃湾。我邀请曲兄去住处洗个澡,他拖着大包婉拒了。我们站在凌晨6点的香港街头话别,曲兄最后几句话让我唏嘘不已。

  他说,去年港百,就在我们所站的地方,他和在意大利不幸辞世的好友杨源躺着等车,边躺边聊。“走的也可能是我!”曲兄眼圈红了。

  跑步,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体能上,在精神上。为所有超马跑友祈福,愿大家安全同跑!

  回到住处没多久,虫子和晏懿也回来了,他俩携手冲线,同获铜奖,可喜可贺!

  我们都很关心杨家根的成绩,毕竟这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越野跑顶级选手首次赴港参赛。我拨通电话后,家根告诉我,在cp3处摔伤,皮肉伤倒还好,主要是“心脏受撞击”,无法奔跑,后面的赛程基本是徒步完成。最终他13小时,28名完赛。去年运艳桥领先尼泊尔顶级跑者夺冠,杨家根这次赴港参赛对冠军奖杯也是志在必得。可惜出现意外,这就是百公里。

  这就是我的2014港百,过程很艰苦,结局很圆满。假如以成绩计,我的现实距离理想更远,但我的2014港百“婚姻”没有破裂,我忍住了要“分手”的念头。

杨家根意外摔伤,10小时的水平跑出13小时的成绩。赛后他说,这就是百公里,未来赛道上见。杨家根意外摔伤,10小时的水平跑出13小时的成绩。赛后他说,这就是百公里,未来赛道上见。
越野跑,让人生更为漫长更为深刻更为幸福。越野跑,让人生更为漫长更为深刻更为幸福。

  三、结语:感悟

  我的经历或许说明,对于港百这样的超级耐力赛,任何人都无法确知结局,漫漫长路,变数太大,除非你能力如飞鸟,而又存心让自己步慢似蜗牛,否则你不可能知道自己这次会有多快。山路狂奔,需要能力,也需要一点点运气。路程变数越大,就越需要特别清醒:任何人都不可能是自己的神。

  作为跑者,你是自己内心的国王,你可以调动所有的肌肉、骨骼甚至肺泡的力量,也可以尽遣意志力的预备队。但再强大的君王,也是肉身凡胎,没法刀枪不入,也更不可能预知未来。

  作为跑者,我又是自己的幸运星。尽管身体状态不能尽如我意,但我没崴脚没摔倒,更没有被自己的怯懦吓倒。我用自己的成绩证明了,如果一直不停的话,如果一直用走的话,徒步者也可以拿到完赛小铜人。

  我迄今认为,港百是全中国目前最好的百公里,组织得力,工作严谨,是每位超马跑者检验自己越野能力的理想赛事。可能也正因为此,今年有500余名跑者赴港参赛,可见需求之旺。可惜麦理浩径是有容量的,参赛人数再上升的空间不大。而若说港百缺憾,只有一个,硬化路面太多,土路太少,优质赛道资源难以和内地媲美。当然,这一点瑕不掩瑜。何况,内地的赛道资源很难得到合理开发,特别是需要“过夜”的百公里越野赛事。这一点急不得,热爱越野跑的朋友,我们只能慢慢来。

  最近看的催眠片里,编剧写的一句话,是唯一的含金量,让我久久不忘:一切对的事情,坚持到最后,结果总会是好的,如果现在不够好,那是因为还没到最后。我用自己的一步一步,坚持到最后,证明这句话,有道理。

  这21小时21分的时间,比我在北京的20天可能都漫长而深刻,这就是港百给我的最大奖励!

来自尼泊尔的冠亚军,他们有越野跑的天赋,更是付出了比天赋多一百倍的汗水。来自尼泊尔的冠亚军,他们有越野跑的天赋,更是付出了比天赋多一百倍的汗水。
女子冠军Francesca 赛后接受访问。女子冠军Francesca 赛后接受访问。
港百创始人吴女士(左一)、vibram经理刘扬(左二)等人与女子冠军合影。港百创始人吴女士(左一)、vibram经理刘扬(左二)等人与女子冠军合影。
作为初级超马跑者,蔡英元的港百数据不值一哂,仅供跑友参考。作为初级超马跑者,蔡英元的港百数据不值一哂,仅供跑友参考。
马年要到了,再次缅怀跑友杨源,愿大家跑得更安全,马上安全!马年要到了,再次缅怀跑友杨源,愿大家跑得更安全,马上安全!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