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体育明星的广告营销是不是耍过了?
5月3日,奥运冠军孙杨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条语焉不详的信息,表示“有一些话不得不说,5月5日晚上,请给我1分钟时间”,并预告在两天后将通过央视发布一些“重大消息”。这一微博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式的猜测,由于在此前孙杨曾经有过误用禁药、有过姐弟恋、有过无照驾驶被拘留的过往,加上今年一直因为受伤没有好好训练,所以外界对这位明星大牌的任何一句话都充满了惊恐。
难道……是所有猜疑最先使用的标签,又有了禁药问题?要结婚了?要宣布退役了,各种猜测莫衷一是。
当然,5月5日,一切揭晓,这不过是一个广告的噱头,孙杨还是那个孙杨,应该还能去参加里约奥运会。但是当这一切大白于天下之后,国内的一些不同声音开始发酵,批评孙杨这个玩笑开大了,乱用信任,让大家提心吊胆,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声,质疑在奥运前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营销并不妥当。
西北一家报纸质疑说:“孙杨的团队可能觉得这样的效果会更好,实际上恰恰相反,真不知道孙杨团队中都是些什么人,想出来的手段如此低级,孙杨过去的各种风波,其团队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认为这种营销方式不合适。还有专家在接受质疑认为,孙杨具备了成为超级明星的所有条件,却因为营销上的一些失误,错过了最佳时机,让他的价值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是这样么?孙杨的价值因为这些有争议的营销被削弱了么?发一条微博就能弄得天下大乱,人人议论,这是影响力削弱了么?就因为一条微博陷入歇斯底里的胡乱猜疑,明明是庸人自扰的表现。
广告的营销,本身就是一种大众传播的方式。可惜,在目前的中国,国民的接受水平所限,广告的传播水平一直处于申告式、喊叫式、吆喝式、解读式,在用一种很低档次的形式进行传播,缺乏广告本身所拥有的艺术性。孙杨的营销团队其实做了一件在体育营销传播上很正确的事情,只是在现在我们这个较为保守的国内市场上,一些人的接收能力还跟不上时代。
2014年亚运会前,孙杨为361度拍摄的那一系列广告是中国体育广告中不多的、真正有创意的表达,虽然有一点点出格,但是在亚运会的时候,孙杨很好地向朴泰桓进行了沟通。
广告,尤其是体育品牌广告大部分是只针对固定消费人群传播的,消费人群说好就行了,消费人群不反感,感受到品牌的宣传效果就好了,体育品牌大多数是卖给追求个性的年轻人的,这种广告模式更容易被他们这样的目标人群所接收。至于反感这种广告的专家,他们并不是主力消费人群。
在批评家的眼里,泰森还给霍利菲尔德耳朵会不会太血腥,不适合18岁以下少年儿童看?售票员嘲笑罗德曼买单程票去朝鲜,是不是太刺耳。巴西国家队的队员在圣保罗的机场里乱踢球,甚至跑进停机坪踢球,会不会让青少年有样学样造成事故隐患。各种化妆品,牛仔裤卖弄性感,凯文科林的内裤让男人脱下来,会不会涉嫌性骚扰?
要按照那些别里科夫式的逻辑,广告就都成大栅栏叫卖,干脆全去补脑白金,叫喊十万只羊羊羊得了。
广告也是一种艺术,需要一定的幽默夸张,孙杨的悬念,很多是外界自己不够健康的猜想加之于他的吧。(周超)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