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拳击里约后的博弈

2016年06月02日07:36    新浪体育 微博 收藏本文
邹市明或有机会出战奥运邹市明或有机会出战奥运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6月2日,奥运体系的AIBA国际拳联在瑞士洛桑开会,正式宣布放开所有拳手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不再对以前打过职业拳击的选手进行任何限制。而以前根据2013年的章程,打过20场以上职业拳击的拳手将不能参加AIBA下属的赛事。

  那么,AIBA新的奥运政策,会帮助邹市明复归奥运么?熊朝忠、裘晓君或者徐灿这样已经知名的职业拳手,有机会和资格参加奥运会的比赛么?

  目前来说,AIBA的这次改变,对于中国奥运体系的影响不大。中国拳击协会已经确认了的本次奥运会的参赛阵容,这关系到维持现行体制和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组成以及选拔办法,是过去四年的一个延续,也关系到各个省市体制内拳击人的利益。中国拳击协会不太可能在6月下旬的委内瑞拉选拔赛上,给中国职业拳手参赛机会,因为他们连国内的统一选拔都没参加过。

  这从当年王志敏拿到WSB冠军,获得参加伦敦奥运会的资格。但是拳跆中心和中国拳击协会以不符合国内选手的选拔规程为由,拒绝了王志敏的2012年伦敦奥运参赛请求,就可见一斑。

  实际上,AIBA的这个开放性规定,对于中国拳击的影响,也许要到里约奥运会后才会有所显现。AIBA规定在中国的延伸执行,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好的一方面说,放开职业拳手参加AIBA的各种比赛,也许会促进中国奥运体系和职业体系的融合,促使更多的体制内人才摆脱束缚,进入职业拳击领域去接受锻炼。2013版国际拳联的改革,就从外到内,对中国原有的拳击训练体系进行了一次推动。这次的改革也许也具有这样的作用。

  体制内一些看不起职业拳击,对中国职业拳击有成见的人,如果通过一次整风和思想改变,认识到中国体制内拳击和职业拳击互相学习的必要性,而不是居高临下,看不起职业拳击。那么也会促进双方的进步。否则就会和贺岁杯时职业拳手王建遭到的不公正判罚一样,职业拳击受到排挤,从而还是各玩各的。

  AIBA的新政,也有给一些中国体制内专业队松绑,放开自己的拳手,参加一些职业性的比赛。比如去打盛力世家组织的拳力联盟、IBF中国区组织的中国区比赛、甚至未来拳威四海公司的WBA中国区赛事。

  但是,这会完全放开么?从现行的体制来说,这种放开可能只是部分放开,更大可能出现的是市场博弈。

  中国拳击协会和博盟体育签订了合同,要管控并且做大自己的全国锦标赛呢。如果未来自己的省市拳手都跑去打商业职业赛事了,自己拳手的资源不就流失了,他们怎么会放任这种事情的发生?如果新政的推动使得自己的拳手都跑去打四大职业拳击组织在中国的分支赛事去了,那博盟BMA作为投资AIBA幕后推手推动的这些改革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当下在中国,职业拳击的四大组织市场已经基本上被瓜分,盛力世家的拳力联盟、IBF中国的中国区联赛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赛事雏形。他们投入巨大,获得了被市场认可的IP,甚至已经开始收取利益,让他们和博盟未来设计的新版中国拳击联赛融合,采用非职业规则,而是奥运规则,这显然不是这些职业拳击授权机构所能接受的。

  此外,体制内的拳手有自己的参赛时间表,以四年为一个周期,有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选拔积分赛,全运会;国家队的队员还有APB比赛和WSB的比赛,乃至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等比赛。这些比赛也有自己的训练周期,没法和职业选手的比赛周期相融合。

  以2017年为例,奥运拳手一般是冬训,然后参加大概4月或者5月进行的全国锦标赛暨全运会选拔赛,然后打全运会的比赛,期间WSB的选手还要参加WBS的比赛。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去打职业赛事?

  再以现在国内比较正规的拳力联盟职业赛事为例,这些基础的职业拳手,每个月都要有一场4回合的比赛,一个赛季要打5-6场比赛。他们怎么有时间去按照奥运体系的时间表去备战其他比赛?类似裘晓君这样的职业拳击高水平选手是一年打3-4场比赛,你让他们去参加奥运体系的现有备战节奏,搞冬训,参加全运会,参加国家队比赛?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卫冕,丢了职业排名和积分怎么办?这些都是难题。

  还有就是,由于奥运规则和职业规则之间的差异,职业拳手参加奥运比赛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为奥运拳击要求速度快,但是对于打击的力度有限制。这使得福尔曼这类极端的拳手在奥运规则下不会取得太好的成绩,奥运规则更适应轻盈速度快拳手的发挥。

  现在的中国职业高等级拳手中,邹市明在进入职业体系后,进步很快,他又是从奥运体系中出来的,所以他如果复归奥运会的话,会比其他人发挥更好。只是以他现在的年龄,下届奥运会是肯定赶不上了。

  熊朝忠的身材、粗糙技术以及他的打法,在奥运拳击体系中完全不具有任何的优势,这从他和吕斌的对抗就可看出这一点,再说他的年龄也不会再去打下届奥运会。

  杨连慧也是属于暴力型的,他的防守在对付快速出拳的对手中不占便宜,奥运拳套也限制了他的发挥,他和熊朝忠一样,不适合奥运规则。

  云南众威的下一代拳手裘晓君和徐灿以及拜山坡、杨兴新等,也许更适合打奥运拳击。他们都属于技术型。其中裘晓君的步伐、徐灿的防守、拜山坡的臂展和速度,杨兴新的技术,都有可能让他们在过去几年的职业基础上,可以在奥运体系得到一定的发挥。也许在未来,有可能云南众威和某个省队签订合同,在合适的经济补偿下,派他们代表这个省去参加全运会的比赛,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只是,高等级的职业拳手参加奥运体系的比赛,是以牺牲自己职业生涯为代价的,耽误一两年后,可能就会很难复归职业体系。

  奥运体系放开职业拳手参赛,有可能会在中国促成新的培养机制的产生。比如各个省将自己的拳手下方到各个职业俱乐部去代培——养兵于民,平时既参加职业比赛,也参加体制内比赛。不过要想入选本省的省队,就要参加省里组织的比赛,胜出的选手可以获得高额的奖金,有选手入选本省队参加全国比赛的选手,所在俱乐部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费支持。

  一个制度的出台,如果在良性的博弈和协商下,可以成为发展的推动力。当然也可能在固步自封的圈地中,成为互相压制的恶性竞争。里约奥运会后的中国拳击市场会怎么走,首先要看的,其实是现在体制内的拳击管理者,是否能放下架子来适应市场进行妥协,而不是像贺岁杯时那样,为了面子忘却公正性,搞自建藩篱的事情。(周超)

文章关键词:拳击奥运会邹市明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