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南溟的海南岛,历经岁月长河淘洗,也留下了很多与马有关的印迹——海南产马的记录和养马的历史、以马命名的街巷、与马有关的传说。海南历史上曾经产马,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海南历史上还曾养过马,目的是为了屯兵,为了运输。
南宋时期土产小马
在古代,上至国家大事传递,下至百姓家信来往,所依靠的最重要交通工具就是马,马在人类社会生活与事业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南何时开始有马?这段历史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只能推测,马匹作为重要的交通、战争工具,应当从汉代建立珠崖、儋耳两郡起就已在海南出现。
有关海南养马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南宋人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南宋淳熙期间周去非曾在广西桂林任官通判,任期结束东归后,因好奇岭外事者甚多,将自己在岭南任期所见所闻撰写成《岭外代答》,此书已成为了研究古代岭南社会历史地理和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
周去非在书中对海南各类土产记载有:“土产名香、槟榔、椰子、小马、翠羽、黄腊、苏木、吉贝之属。”由此可见,直至南宋时期,黎族地区已经产养小马。而清道光《琼州府志》中也记载到:“果下马即石马,高不过三尺,可骑竹树下,俊者有双脊骨,轻疾若飞,产崖州、陵水。”可见,这种名为“果下马”是矮小健行,已被视为三亚、陵水的本土特产。
从事海南地方文献历史研究的李琳在其论文《海南古代马及马文化》中,提出西南矮马对海南小马源流有传播影响的观点。她认为,汉武帝罢海南珠崖郡后,历史上海南曾归于广西管辖。广西在政治、经济、贸易、人口迁徙中对海南有一定的影响。漫长历史岁月中,海南小马可能是从广西通过海运入琼岛繁衍。
尽管尚未发现海南小马从何来而来的确切史料,但马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在海南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至今,在民间仍然保存着许多与马有关的地名、传说等。
与马有关的地名
奔腾的骏马,总是能给人以朝气,使人振奋,是生命激情的象征。海南人爱马,把对马的热爱情怀融入到大自然中去。
至今,海南还存在很多以马命名的大街小巷、乡村野间,如南渡江上的“司马坡岛”、海口东山镇的“马坡村”、府城的“洗马桥”、“马鞍街”、海口新华南路的“马房”,在临高有“马袅镇”,昌江海尾镇有“马地村”,东方有“马岭”、“附马村”,三亚天涯镇有“马岭村”,陵水椰林有“安马村”,万宁长丰镇的“马坡村”,琼海长坡镇的“马俑村”,不一而足。
这些遗留千百年的文化符号,说明马的足迹曾经在海南岛上广泛分布。
司马坡岛是由南渡江历经上千百年的冲刷,沙土堆积成的江心岛。究竟是何时形成,已经很难再考证了。由海口档案馆收藏的明代万历《琼州府志》地图上,南渡江出海口处标有3座岛屿,两座大的分别是海甸岛和新埠岛,另外一座小的经考证就是司马坡岛,这是司马坡岛现存的最早史料。
在现有的文籍中,“司马坡”写作“饲马坡”。这一字之差间,有什么缘由吗?海南文史专家王俞春告诉记者,明代时期,海南盛行养马,马是当时最重要的交通、作战工具。当时,府城有全岛最大的琼台驿站,用于传递紧急公文,新埠岛上也建有水军营寨,这些驿马、军马需要有适当的场所喂养。而司马坡岛是由南渡江河水冲刷的泥沙形成,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一处喂养马匹的好去处。因此,久而久之,这里便被人们称之为“饲马坡”。
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多样化,马逐渐退出了交通运输的历史舞台,渐渐地,饲马坡上没有了马的踪影,但周边村民仍然沿袭读音,慢慢就演变成了“司马坡”。
在如今连接府城培龙市场和凤翔东路的一条小路上,有一座长约十几米的桥梁,人们称之为“洗马桥”。据文献记载,古时人们骑马进城,总要先在这座桥底下停歇休憩,用清澈河水给风尘仆仆的爱马梳洗,整衣正冠后再入城。
古时府城西片,以生活、商业为主。位于府城古城大西城门到小西城门之间的马鞍街,始建于明代,是出入城内外的必经之道。相传琼州官衙内有大量马匹,都集中在今琼山纺织厂一带草地饲养,然后由兵丁经此道牵到城南郊外饮水和洗涮,久而久之,逐渐发展成为出售马鞍、马蹬等各种马具的商品街,民众便称之为马鞍街,一直流传至今。
(第一赛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