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迪曼杯,男单的表现正常。林丹和谌龙表现出了应有的稳定,也很好地完成了男单拿分的任务。女单以年轻队员为主,给我的感觉就是还不会打这种比赛,上场就是简单的“打呗”,不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去应对,这就是大赛经验欠缺。其中很多是比赛压力、精神压力限制了技战术的发挥,而不单单是技战术能力的问题。
比赛的过程大家都看到了,女单没有在关键场次拿分,虽然她们很拼,很想为团队拿分,但是她们的经验、能力、技战术发挥等确实有明显不足。其实,这就是现在女单组存在的问题。所以,苏迪曼杯之后的训练我们更有针对性,包括请专家组座谈、商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达成了共识,就是要从训练态度入手。
过去,女单训练态度有些散漫,训练质量达不到,虽然训练时间是够了,但投入度不够,训练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我们从集合站队等细节去要求队员,去抓训练态度,提高训练质量。第二步就是针对性的技战术提高,在深入研究对手之后,结合每个队员自身的实际情况打造个性化的打法特点。第三就是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现在的队员都很聪明,怎么样引导她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训练中、比赛中。整个2017年,我们女单很多比赛就输一两分,其实就是细节抓得不够,如果这一两分能拿下,那整个比赛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女单现在已经分成了两个组,张宁带一个组,文凯带一个组。两个组的关系是平行的,互相竞争,这样能更好地落实教练员人盯人的计划,工作能更细一点。同时,通过这样的模式加强女单组内部竞争的氛围,让队员们习惯于在压力下去激发自己,提高她们关键球的应对能力。当然,分组不意味着“分家”,大家还是一个集体,只不过让训练更细致。这种模式在女单组是首先尝试,其他组视情况有可能也会采用。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一致对外,但是对外的力量来源于内部的竞争。男单同样需要这样的竞争机制,不能觉得前面还有林丹、谌龙、石宇奇顶着,其他队员就可以安安稳稳在后面跟着。这是不行的,他们需要这样的内部竞争机制来提升自己、激发自己。
女单在去年下半年的表现有一些亮点,陈雨菲的世锦赛季军,蔡炎炎的澳门公开赛冠军,高昉洁的韩国大师赛冠军,可以看到年轻队员的进步。但还是不够,首先成绩不够,然后稳定性不够。如何冰娇,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她拿了超级赛冠军,但是2017年就没有,大家都能看到她的进步,但是进步幅度不大;还有陈晓欣,2017年她赢过马琳,但是之后就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因此,对于女单来说,我们一方面要肯定队伍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明确,现在的成绩距离我们的目标还远远不够。
男单历来是竞争激烈的,2017年中国男单的成绩也很一般。里约奥运会后,谌龙还没有完全恢复状态,心态上有一些徘徊;林丹什么成绩都拿过了,加上岁数也偏大,所以在状态的调整上不会像过去那样一直那么积极,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调整。其实这也是新的奥运周期开始,大家进入到一个调整期的正常状态,我相信从2018年开始,每个人都会回到正轨。(羽毛球杂志)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