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从身边的场地开始 上海全民健身环境九成满意

2014年06月10日12:54  解放日报 收藏本文

  编者按:今天是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表62周年的日子。自1995年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上海的全民健身以“体育生活化”为理念,通过建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开展百姓身边的体育活动、组建百姓身边的健身团队,把体育健身融入到市民生活之中,形成了以社区为特色的都市体育风格。

  本报记者秦东颖

  “走出家门有健身房,出行15分钟有公共运动场,出行30至60分钟有大型体育公园。”这些“十二五”期间上海全民健身的蓝图,已经或正在变成市民身边实实在在的福利。

  上海从1997年开始全面启动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社区健身苑点、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百姓健身步道、百姓健身房、百姓游泳池等6大常见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类型。

  “篮球圣地”人气爆棚

  上海目前有社区公共运动场324处,共786片各类球场,其中篮球场深受青少年和上班族的欢迎。绿树掩映下的徐家汇公园社区公共运动场,堪称全市最火的运动场。

  从2004年正式免费开放,365天,每天开放12个小时,徐家汇公园社区公共运动场成了篮球迷的“圣地”。久而久之,这里有了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3对3还是5对5,大家说打几分,谁输谁换下,以此轮转。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杨浦、闵行的人都来这里打球,节假日更是爆棚。经常场上两支队在打,下面有十几支队在排队。”

  徐家汇公园社区公共运动场的年接待量在40万人次左右。通过引进赞助商,运动场在保证设施质量的同时,服务也逐步跟上——免费借篮球、打气,提供小药箱、开水,每天光开水就要烧好几壶。

  “变形金刚”冬夏两用

  由于缺乏游泳场所,郊区居民习惯夏天下河游泳,而每年都有20起左右安全事故发生。“十二五”期间,百姓游泳池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夏季游泳难。

  金桥社区百姓游泳池位于杨高北路,2012年游泳池建成。6月到9月的夏季游泳池开放期间,50米长、25米宽的一池碧波,可以同时容纳500名泳客。去年夏季,日最高客流量达2300人次。

  夏季开放时间结束后,泳池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变身,放水并重新铺设后,成为9片羽毛球场地。上海的体育场地资源有限,由于冬夏两用,金桥社区百姓游泳池也成为沪上利用率最高的百姓游泳池。

  截至去年底,本市已建成百姓游泳池28个,预计今年还将新建成7个。

  健身环境 九成满意

  上个月,市体育局发布《2013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公告》,从健身环境、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等3个方面,反映本市全民健身发展状况(简称300“指数”),上海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在“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调查中,市民满意度最高的是“设施硬件”及“设施分布”,分别为92.3%和90.5%,比上年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在试点“30分钟体育生活圈”建设的7个区,满意度提升更加明显。调查显示,市民对于整体健身环境满意度达到90.6%。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深圳国税局拥有16栋别墅海滨度假村
  • 体育费舍尔成尼克斯新帅 科比支持出柜球员
  • 娱乐郑爽承认因为自卑与张翰分手 无第三者
  • 财经5月CPI今公布或涨2.5% 未来仍温和上涨
  • 科技解密互联网女皇:自嘲比叫外婆好
  • 博客张斌:世界杯拥有神一样球员的球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少年遭多所高校哄抢 专题调查 试题
  • 育儿英百年十大儿童书籍出炉 哈利波特未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