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运动成为时尚 专家建议:最好采用“拖地跑”

2013年12月13日13:24  金陵晚报
                  

  从去年开始,在微博和微信的朋友圈,一部分人热衷于用各种跑步软件晒出自己的跑步路线图、装备和不断增加的里程数。更有一些白天上班抽不出时间锻炼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更为小众的“夜跑”一族。

  仿佛一夜之间,跑步这项传统而枯燥的运动项目,变得时尚起来。

  网络兴起 从晒路线到晒证书

  “今天第一次夜跑,跑跑走走三公里,明天继续,加油……”小Y在微博里说道。“今天一口气跑了7K(公里),自己都被吓到了……”小N在微信朋友圈里惊呼。

  “刚开始是为了夏天穿衣服好看,开始每天晚上跑步减肉,而且配合跑步软件也有意思,没想到跑着跑着竟然上瘾了。”29岁的T是一名媒体从业者,从最初的两三公里起步,到玩票跑迷你马拉松赛,直至上个月的广州马拉松赛,她参加了半程项目并最终完成了21公里的赛程。

  “回想比赛中发生的一切,这是2013年里做过的最疯狂的事。赛前很紧张甚至质疑自己行不行,但当自己踏上了赛道,竟然没有一刻想过放弃二字,这21公里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好感动。”小T在朋友圈中晒出了组委会颁发给成功完成半程马拉松比赛选手的证书,得到了朋友们的一片“赞”。

  不过,客观来说,中国的马拉松运动刚刚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赶时髦的味道很强,参与者中追求新潮的年轻人也比较多。这不仅仅体现在一般参与者的成绩偏低,而且还反映在人们的长跑观念上。因此,如何发展全民跑马热,让更多更广的普通民众爱上马拉松才是发展这项运动的关键所在。

  专家建议 “跑马”要循序渐进

  对于越来越庞大的“跑马”一族,和有兴趣跑进“跑马”队伍的读者,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运动生理学教授孙飙给出了技术角度的专业建议。

  首先,从跑步到“跑马”,要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从一两千米慢慢加量到迷你再到半程乃至全程马拉松,这是一个至少半年到一年的过程。

  孙教授提醒,在尝试“跑马”训练之前,最好去医院做个心血管方面的体检,避免大运动量的过程中运动性猝死的发生。他还教大家可以自己在跑步机上做一个负荷试验,“每三分钟一个速度往上加,看看过程中有没有突发的心肺方面的不适。”

  孙教授表示,运动前一天一定要充分休息,病毒性感冒期间尽量不要“跑马”,因为跑步的过程中,人的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可能发生危险。此外,跑步过程中,鞋子和衣服等装备的选择要以柔软、吸汗为主。

  最后,针对长距离跑步的技术要领,孙教授还给出了跑姿上的专业招数。“短跑时,专业选手采用的跑姿叫做‘折刀跑’,四肢和地面之间有很明显的像折叠刀打开的角度,这样跑起来,短时间内爆发力很大,能量消耗比较大;而在长跑时,专业选手会采用‘拖地跑’,就是脚底尽可能离地面近,四肢打开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保存能量。”

  ( 罗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张成泽受审画面和朝中社通报新闻稿曝光
  • 体育全明星票选:詹皇票王压科比 书豪超哈登
  • 娱乐出柜跳水金童戴利与男友恩爱互喂口水
  • 财经上市公司董事长涉嫌强奸高尔夫美女教练
  • 科技西安85后女生中750万淘宝彩票大奖
  • 博客2013十大网络流行语 吐槽除夕不放假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0岁女孩因写作文 欲与母亲断绝关系
  • 育儿上海多名幼女被一男子诱骗猥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