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中国女排[微博]曾一度中兴,唤醒了国人对女排精神的再度关注。2003年,中国女排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新京报》创刊号A27版题为《最后决战在大阪》的稿件中已有前瞻。女排十载砥砺前行,历任陈忠和、蔡斌、王宝泉、俞觉敏与郎平[微博]5位主帅,“黄金一代”谢幕后,以惠若琪为代表的新生代球员正在扛起大旗。
雅典,2004年见证了中国女排的神话。那年8月29日凌晨,激战两个半小时的中国女排站在距离奥运冠军最近的赛点上。老将张越[微博]红从4号位高高跃起,将球狠狠地砸在俄罗斯队界内,主帅陈忠和、助教赖亚文随即冲进场内,与队员们相拥而泣。久别20年的奥运金牌又回来了。
然而,经历辉煌后,中国女排再次跌入谷底,从顶点回到起点。
陈忠和时代 豪夺两冠
陈忠和2001年接手女排时,这支曾带来无上荣光的队伍已有15年无缘世界冠军。当时,随着排球规则、得失分体系的变更与自由人的出现,比赛中的一切都变得对欧美诸强更有利,而中国队最擅长的快攻战术又尽被对手所熟悉。
重建队伍之初,陈忠和因过度使用队员以及2002年世锦赛故意输球屡遭骂名,对二传冯坤[微博]的使用也遭受非议。
这位个子不高的女排男帅,随后接受了批评,亦坚持自己的作风,在队里制定了27条近似苛刻的管理规定,从晚上10点后必须关机到不得挑食偏食,从私自外出罚款1000元到吸烟喝酒罚款500元,严重者立马开除等,涵盖队员吃、穿、住、行、练各方面。但站在场上时,他始终笑呵呵的。
2003年,中国女排时隔17年再夺世界冠军时,陈忠和说:“(新规)刚颁布时还偶尔会罚到队员,第二年开始,她们根本就不给我罚的机会。”从2003的大阪到2004年的雅典,这支“27条军规”锻造出来的队伍登了顶峰,连夺世界杯与奥运会两大成色十足的冠军。
进入“北京时间”,中国女排因伤病、人员结构等问题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在家门口拿回一枚铜牌。排管中心副主任李全强坦言:“那时,女排正在新老交替,遇到了种种困难,这枚铜牌也是大家拼下来的。”
伦敦奥运周期 频繁换帅
2003年至2013年,中国女排前半程重上巅峰,而后半程的主题却是,换帅。
伦敦奥运周期,陈忠和有意留任,排管中心方面却着手寻找新帅。最终,“保守派”陈忠和没能留下,倡导创新的少帅蔡斌2009年3月23日走上前台。初掌帅印,蔡斌就大胆改造,让王一梅[微博]改打接应位置,争议巨大。不过,李全强却对蔡斌的做法持肯定态度,“那时就是想要更充分地发挥王一梅进攻的特长。当时蔡导的改造方向完全正确,但改变需要时间。”
仅仅一年,蔡斌带队接连输给日本两次,又栽在未曾输过的泰国手中,丢掉亚洲冠军,一时间“下课”声如潮涌来,蔡斌主动请辞,“改造”也就没了下文。
2010年3月25日,“冠军教头”王宝泉接过帅印,也将其在天津队的魔鬼式训练搬到了国家队,但161天后,最先垮下来的人却是王宝泉,他以“身体原因,压力过大”为由辞职,成为女排史上任期最短的教头,67.74%的胜率甚至还不及他的前任蔡斌。
之后,“救火队员”俞觉敏上任,连创世锦赛第10、大奖赛垫底两个历史最差战绩。尽管2011年的亚锦赛冠军与世界杯季军帮其渡过了信任危机,但伦敦奥运会1/4决赛憾负日本加上亚洲杯失利,俞觉敏最终黯然下课。
里约奥运周期 郎平回归
走马灯似的连换三任主帅,中国女排帅位一时间成为“烫手山芋”,足足空了7个月。
青黄不接的队员结构、粗糙的基本功以及缺乏稳定技战术打法等问题,都亟待一个有胆有识的主帅来做新的领航者。
今年3月末,排管中心新掌门潘志琛上任,亲赴广州说服郎平未果,随即启动选帅程序,蔡斌与刘长城、蒋杰两位“海归”教头皆是候选者,郎平也在竞聘会前夜决定回京参与。4月下旬,呼声最高的郎平接过帅印,女排重回万众瞩目的镁光灯下,给低迷的国内排球大环境注入一针强心剂,郎平亦成为中国女排想要在里约周期有所作为的最大筹码。
与以往不同,郎平一上任就将今年的成绩撇在一边,力主培养新人。她将队员分成了现阶段重点培养对象、里约奥运可用之材以及国少、国青潜力球员3层。
“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来。”郎平的这句话体现在平日训练的每一个细节中。尽管赛程满满,但训练课都是从基本功做起,说教不行,郎平亲自上阵示范动作。弟子们在罚球训练上稍有敷衍,她就会及时叫停,点明利害,让队员清楚每一个失误都必须有原因。即便分组对抗,郎平也更重视基本功,队员们打到兴奋只顾扣个不停时,她总会板起面孔强调防守的重要性,将防守的责任分在每一个人身上。
入主国家队半年,郎平的认真已传递给了队员。里约奥运周期,郎平的路还很长。 新京报记者 胡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