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体能堪忧:仰卧起坐做3个 跑200米晕倒了…

2013年11月01日08:14  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11月1日体育专电 题:学生体质整体滑坡,拿什么拯救“革命的本钱”?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

  近日,2013年郑州市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束,小学生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3个,200米跑着跑着晕倒了……

  同样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吃饭睡觉打dota,淘宝小说追日韩”,网络时代“宅”字当头,运动健康离大学生越来越远,大学生运动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今日的天之骄子,明天的国家栋梁,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但是学生群体身体素质却存在整体下滑的趋势,不禁令人担忧。

  早晨7点,郑州大学学生操场上可以看到零星的晨练者。大三学生于强正一个人在篮球场上打球。“寝室的哥们都睡着呢,没啥人愿意出来打球了,更别说现在天冷了。”

  于强上大学以来一直坚持晨练,开始还有几个同学一起锻炼,现在越来越寂寞了。“大家都在玩网游,很少出来打球了,我在他们眼里是怪咖。”

  退休教师杨老师说:“夏天晨练的学生还多点,天冷了人就少了,不过总体看这两年锻炼的学生确实不如以前多”。

  记者粗略的统计发现,30分钟里,在操场晨练的16个人中大学生仅有4人。

  据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19岁-22岁年龄组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而《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道》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运动不足。面对严峻形势,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也曾推行一系列补救政策,如将体育科目纳入高考,强制规定学生晨跑等,但是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在体育活动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政策在实施上投鼠忌器,雷声大雨点小,有学校甚至取消了运动会中的长跑项目。

  面对巨大的升学考试压力,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体育缺陷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体育老师孙向东说:“现在大部分学生在校要上课学习,课下还要补习培优,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活动量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加上膳食不平衡,导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严重滑坡。”

  今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河南省开始统一实施大课间阳光体育工程,即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每次时间为30分钟。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方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此外,为强化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河南省教育厅还出台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提出体育课不及格不发毕业证等要求。

  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状况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更决定着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在教育改革高歌猛进的今天,健康教育和体能锻炼不应局囿在素质教育口号的藩篱之中,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警醒和重视。(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