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青岛体育场(以下简称“一体”,今天泰体育场的前身)诞生在汇泉广场。这座体育场融入青岛的岁月,成为一座标志性建筑,它不仅记录了青岛的重大体育赛事,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人才,而且是一个用石头建造的历史丰碑,记录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座体育场,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收取了历史的风云。
拨开历史的烟云,再现“一体”诞生的时光。青岛拥有第一个体育场,有两个无法绕开的重要历史人物,一个是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一个是山东大学体育教授宋君复。
1932年,在张学良的资助下,时任东北大学体育系教授的宋君复,作为教练带领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宋君复在美国期间,考察洛杉矶奥运会的体育设施,回国时带来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资料和照片。他回国时,也没有料到这些资料会在青岛大有用武之地。由于东北已被日本占领,宋君复不愿回东北,他和同时在东北大学体育系任教的郝更生夫妇一起来山东大学任教。
1933年夏天,17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召开。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特批了760公亩土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决定采用宋君复带回的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按照四分之一的比例缩建“一体”。体育场周围环以15级看台,可容纳15000人。体育场除田径赛场外,还设有排球场和网球场。场内的照明设施、场外的绿化美化都带有西方特色,整个体育场当时是全国一流的。
体育场建成后,沈鸿烈在体育场北门楼题名“青岛体育场”,并刻碑石镶嵌在城墙上,“自古盛世之民健而多寿,衰世之民弱而多夭……民积弱已久……市属中小学加授军事训练,以冀贯通德智体三育”,碑石的字字句句都传达了建体育场的宗旨——“树民族自强之基础”。这一年7月,第17届华北运动会在此举行。沈鸿烈任大会会长,张伯苓任总裁判。
“一体”自1933年落成,就成为青岛建筑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体”位于青岛市文登路9号,在文登路以南,荣成路以西,依山临海。北为太平山,峰峦秀丽,树木参天,红瓦的小楼掩映在山坡的绿荫之中;南临大海,涛声阵阵,水天一色。“一体”落成之前,汇泉就有始建于1924年的万国体育会(曾叫青岛竞马俱乐部,后叫青岛赛马场),在“一体”之后,新中国的第一个航海运动学校——青岛航海俱乐部于1953年5月成立。
“一体”和汇泉广场、中山公园、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组成青岛风景名胜区。青岛风景名胜区中有几个体育设施和场地,为风光秀美的风景区注入运动的生机和蓬勃的活力。“一体”建成以后,成为青岛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瑰丽图景,支撑起青岛蒸蒸日上的体育运动事业。
体育场承载着一个城市强身健体的希冀,但这里也留下了沉重与苦难的历史。抗日战争期间,美丽的体育场沦陷,被日寇占领,这里一度成为人间地狱——成了关押中国劳工之所。因为这段历史,体育场的跑道上,一端连着光明,一端留着阴影,无数的人们从这里出发,一代一代人的身影留在此处。
“一体”还曾是一个巨大的生死场,欢笑与血泪,梦想与心碎,荣耀与苦难,都在这里留下足迹,而更多的是刷新的纪录,奔向未来的脚步。
2000年,“一体”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经过改建后于2003年重新对公众开放。如同凤凰涅槃,重生的体育场,象征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开辟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