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最甜汗水最美服务最真 记十二运赛会志愿者

2013年09月10日10:33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9月10日体育专电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新华社记者王莹 吴书光

  他们总是朝气蓬勃地出现在赛场内外,汗水湿透衣衫却依然面带微笑;他们用餐时间不过十几分钟却很快乐,在安检门口、媒体工作间一站就是数小时,却从未看过一场完整的比赛……

  第十二届全运会期间,身着蓝绿相间服装的志愿者成为赛场内外最靓丽的风景;他们用微笑、认真、专业、热情感染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观众和媒体记者。

  披星戴月 苦也是甜

  十二运共有赛会志愿者1.4万名,其中沈阳赛区有6060人,均为在校大学生,他们服务于20多个比赛场馆、全运村、新闻中心及“开闭幕式”、“火炬传送”等重大活动场所。

  从天蒙蒙亮到静寂深夜,不同岗位的志愿者有各自的辛苦。媒体餐厅志愿者赵旭娜每天3点半起床,到达媒体村后要忙到下午一点半,长达10个小时,而且多数时间要站着。“一个班下来腿都软了,但看到来来往往的媒体记者吃好喝好,觉得什么都值了”。

  每天早6时到岗的安保志愿者最累的是臂膀,“每天我要挥动金属探测器几千次,和观众说‘请您配合、谢谢您的配合、请慢走’上千次,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嗓子也哑了,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可是这个过程真的很充实、很锻炼人,休息一个晚上后,第二天我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观众面前。”跆拳道馆安保志愿者周忠明说。

  “运动员在接受采访、领奖后才能进入兴奋剂检测环节,比赛到十点多,我们结束工作就要到凌晨1点多。”兴奋剂检查处志愿者周洁说。

  志愿者不仅仅是服务,有时还要应付各种突发事件。9月2日是马术比赛首个比赛日,颁奖仪式刚结束,沈阳市区突现冰雹天气,并伴有短时间雷雨大风。“大家加把劲,先管设备再管人,把设备先抬进去,不要影响比赛和颁奖”。经过一番冒雨奋战,志愿者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搬运设备的任务,而他们几乎都被大雨淋透了。

  十二运多个项目在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举行,多位志愿者表示,读大学能够赶上全运会在母校举办,有机会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是难得的机会和经历;而且志愿服务工作对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一定要在赛场内外展示沈阳高校学子的风采。

  没有委屈 只有服务

  “事儿可不能这么干,你们这车安排得不合理,这不是耽误大家时间嘛!”在严苛的指责声中,志愿者宋琪琦留下了委屈的眼泪。“对不起,我马上向上级反映”。

  媒体村交通部门安排所有由住地到场馆的大巴都要经停主新闻中心。不少媒体记者认为多此一举,当着志愿者的面表达抱怨和不满。委屈归委屈,但心情平复后,宋琪琦微笑着说:“第一次当志愿者,我没有经验,以后要先学会控制情绪,接受批评建议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志愿者服务时常面临各种误解、委屈。柏叶基地自行车馆8号看台入口服务的志愿者夏雪看见一位观众站在消防通道里面,而消防通道是供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使用的,平时禁止进入。夏雪请那位观众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他观众不仅不配合,反而说:“我就站这儿看一会,为什么那里的位置不让坐。”夏雪耐心解释说,那边是运动员的座席,这边才是观众席。这位观众不耐烦地说:“你们天天起早贪黑的有啥用?这比赛组织得一点儿都不好!”好在消防员及时赶到,将这位观众请出了消防通道。

  不怕委屈,不畏病痛。赛会志愿者都是“90后”,但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娇生惯养的痕迹,只有坚守岗位的奉献。

  柔道分赛场观众服务处的志愿者杨玥由于工作太过劳累,身体没有调节好,晕倒在岗位上。医护人员说:“她感冒了,加之她血压偏低,可能早上吃饭不及时,所以身体有些吃不消了。”

  觉得身体有好转,杨玥就坚持要上岗,其他人执意要她多休息一会儿,她却笑着拒绝了,“岗位人手不够”。回到岗位上,大家看到的还是那个热情的杨玥。

  特殊岗位 别样体验

  “弯腰,捡起,装篮,冲洗……”这是高尔夫练习场捡球员志愿者从事的工作。

  捡球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任务艰巨。四名志愿者和两名教练分两组分别负责两个练习场地10000个练习球的回收、清洗、放回指定位置的工作。他们每天至少在岗12个小时,中午和晚上分别进行一次捡球工作。

  “记得第一天上岗,看到满地的球,心里就想,这什么时候才能捡完啊?但当所有的球捡完并洗完,摆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晾晒,阳光撒在球身上,特别耀眼,那会儿的心情就是‘累并快乐着’。”志愿者岩岩说。

  辽宁大学涵月宾馆,6名志愿者为技术官员和裁判员进行分配物品、开关电梯、指引就餐等各种服务,他们是距赛场最远的一批赛会志愿者。

  “虽然无法观看比赛,但我们不遗憾。我们是赛场强有力的保障,很辛苦,也很充实。正是这样一次机会,我们才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裁判员和技术官员,增长了体育知识,开阔了视野。”志愿者崔佳尧说。

  十二运足球比赛医疗救护志愿者队由14名来自沈阳师范大学的男同学组成,这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技术活。“当接到裁判员的指令时,每组四个人要以最快速度到达伤员处,用力将运动员抬起。”志愿者孙嘉琦介绍,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保护运动员的伤处,避免二次受伤。“背部、腰部、腿部、头部都是关键的部位,此外放下伤员的时候,一定要腿先着地。”这份专业源自赛前高强度的培训,更源自志愿者的勤勉。

  全运会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志愿者,这个名字将永远刻在每名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媒体记者的心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这段服务经历也一定会成为他们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