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笼罩“病+毒” 闪电博尔特也被遮住光芒

2013年08月19日16:18  北京晚报

  两年一届的世锦赛是田坛巨星同场竞技的盛宴,但每届比赛因各种伤病无缘参赛的名将都不在少数,伦敦奥运会后举行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更是明显。

  “病毒”之害不仅仅局限在未能参赛的选手身上,而且已深深影响着参赛的运动员,博尔特就是典型的“受害人”。当百米高手们不是因兴奋剂禁赛,就是因伤病退出后,博尔特在本届世锦赛上是独孤求败,难逢对手,虽然连夺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金,可没了竞争刺激的百米大战就称不上大战,他的成绩可想而知。就这样兴奋剂造成的阴影仍笼罩着博尔特。

  自从牙买加人一踏上俄罗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就盯上了他们,包括博尔特在内的44名选手接受血检,如此待遇就是因为一个月前,在这支队伍中“毒”倒了三位明星——鲍威尔、坎贝尔、辛普森以及两名国家队成员,这也让“闪电”的光芒黯淡了许多。

  实际上从2008年在纽约首次打破百米世界纪录开始,媒体对博尔特的质疑就从未停止过。雅虎体育率先用一篇名为《田坛兴奋剂丑闻会污染博尔特吗》的文章,向“闪电侠”提出疑问:吃了药的对手都跑不过博尔特,这究竟是更证明博尔特的强大,还是另有玄机?“在阿姆斯特朗出事前,正是和他交好的汉密尔顿和兰迪斯先落马。”

  英国《太阳报》出台了一篇《博尔特必须要拯救他的队伍,还有他的运动》的文章,它认为博尔特的存在是国际田坛的信心所在,一旦他也深陷兴奋剂,“那将是世界田径最黑暗的一天。”

  更有媒体翻出例子证明,博尔特并不干净。2011年被誉为“兴奋剂之父”的美国巴尔科实验室负责人孔特曾透露,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博尔特就开始进行巴尔科实验室的那些业务。“事实证明,牙买加队果然有人服用了违禁药品,只是目前得到的事实尚无法证明,博尔特也与此有关。”

  来到俄罗斯后,博尔特面对的所有问题都绕不开兴奋剂,甚至还有人翻出两年前大邱世锦赛时,他的意外抢跑大做文章,认为他以此规避兴奋剂的检查。对此,博尔特的选择是不予理睬。在男子百米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只字未提兴奋剂话题,他说:“半决赛后,我的腿部感觉有些疼痛,虽然不知什么原因,但我知道这次世界纪录是破不了了,因此我只想着赢得胜利。”

  更能代表他态度的,是赛前接受媒体专访时的心声:“即便我平时的训练再努力,肯定也会有人在背后说这个议那个,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只要我洁身自好,训练中保持专注就能证明,运动员可以在不服用任何违禁药物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出色的成绩。”

  有些纪录藏着秘密

  自从田径世锦创办以来,兴奋剂就像阳光下的阴影,始终相伴相随。时到今日,每当道高一尺时,就能显出魔的身形。莫斯科世锦赛开战前,两大飞人被药瓶困住,已预示了这届世锦赛必然是干净而平淡的结局。

  “病毒”来袭,导致大批世界田坛高手中招倒下,造成了本届世锦赛成绩平平,无一项世界纪录告破。

  翻看田径世锦赛的历史可以发现,改写世界纪录不是一件容易事。从1983年首届世锦赛至今,在已举办过的14届赛事上,累计改写的世界纪录也不过23项。平均每届比赛不到两次,其中1997年雅典世锦赛、2001年埃德蒙顿世锦赛、2007年大阪世锦赛以及本届莫斯科世锦赛均未打破一项世界纪录。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一届世锦赛是1993年第四届斯图加特世锦赛,共打破4项世界纪录、平1项世界纪录。其中英国选手杰克逊所创的男子110米栏12秒91的世界纪录,保持了13年,直到2006年才被刘翔以12秒88改写。该届大赛还刷新了男子4×400米接力、女子400米栏和三级跳远世界纪录。

  作为地球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田径赛事,世锦赛的成绩预示着全世界田径选手们打破世界纪录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最近几届世锦赛之所以还让田径迷们保持着对于破世界纪录的期待,主要因为两大天才选手的存在:博尔特和伊辛巴耶娃。

  伊辛巴耶娃在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上,以5米01打破自己保持的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这是她第18次改写世界纪录。博尔特则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以9秒58、19秒19连破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成为在一届比赛中刷新两项个人项目世界纪录的第一人。试想如果没有这两位天才,当今田径世界纪录簿上又会有多少数字无法改写。

  在田径场上各项世界纪录中,有半数以上的世界纪录是上个世纪创造的,女子项目尤其如此,这意味着对田径运动来说,多数项目的成绩在本世纪停滞不前。细数田径47个奥运项目的世界纪录,有近20项已年满“20岁”,其中,女子800米世界纪录到今年7月已整整30年,是名副其实“胡子纪录”。

  破世界纪录为什么越来越难?国际反兴奋剂联合会主席迪克·庞德说过的一番话耐人寻味。“我们的运动员正变得越来越强壮,训练手段越来越先进,可这些尘封已久的纪录仍难以被撼动。原因很明显,在那些纪录里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庞德所说的“秘密”是什么?不言自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兴奋剂水平较低,当时像美国这样的体育强国,体育科技又明显领先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那个年代也成为打破世界纪录的黄金年代。乔伊娜、包括后来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女子100冠军得主琼斯,还有刚刚“落水”的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鲍威尔都被证实,他们曾经的辉煌都和兴奋剂有染。目前沉睡着的这么多世界纪录,到底是人类极限的纪录,还是药物起作用的极限?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打上大大问号的“秘密”。

  排除药物因素,一些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后宣称,人类竞技水平已逼近生理极限,这也是一些世界纪录越来越难以打破的原因。

  法国科学家认为,人类2060年后再创造世界纪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认为,到2027年一般运动项目的世界纪录将逼近人体极限,到2060年百米赛跑的纪录将进入以千分之一秒作为计量单位的时代,马拉松速度将以减少百分之一秒为目标。即便如此,每次微小的纪录突破也可能要间隔50年左右的时间。到时,破纪录在竞技运动的重要性将降低,而竞技的方式和比赛的质量将成为关键指标。

  事实上,人类破纪录的速度在几十年前已经放缓,田径类的项目更是如此。如男子100米跑,在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世界上第一个男子100米纪录是12秒。仅过了8年,世界纪录就被缩短了1秒,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100米纪录被频繁地刷新。但此后破纪录的次数越来越少,幅度也越来越小。从1960年至今,人类经过50年,才仅把男子100米的世界纪录向前挪动了0.22秒。

  当然,就算已经无限接近极限,就算“胡子纪录”多么难打破,人类都将为了突破它而努力,田径场上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伤病无奈 服药无奇--今夏田坛盛满病毒

  还未开赛,连续的兴奋剂丑闻和大牌明星伤病缺席就给莫斯科世界田径锦标赛蒙上了阴影。这个夏天,国际田坛遭受了“病”与“毒”的双重攻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场田径盛事上没有打破一项世界纪录,夺冠成绩平淡无奇,上座率只能用惨淡形容。“病毒”来袭,田坛受伤,本届莫斯科田径世锦赛注定成为最冷清的一届。

  就在世锦赛开赛前不到一个月,田径运动遭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打击,美国短跑名将泰森·盖伊和前世界纪录保持者、牙买加名将鲍威尔双双身陷兴奋剂丑闻。在人们瞠目结舌之际,土耳其田径协会公布了31名违规使用兴奋剂的田径选手名单,早在今年的春末夏初,坎贝尔、阿尔普特金等奥运冠军已因使用兴奋剂被禁赛……但接二连三的兴奋剂丑闻让人们开始怀疑这项运动的纯洁性。

  伤病也是来给世锦赛“搅局”的重要因素。多位名将都因各种伤病而不能参加莫斯科的大战,这也让卢日尼基体育场的星光黯淡了许多。去年伦敦伤退的中国飞人刘翔,至今还在美国疗养,而他“一生的对手”罗伯斯也因为和古巴田协闹翻而不能前往莫斯科。对中国田径迷来说,史冬鹏的缺席意味着一段历史正在远去,而上届世锦赛女子铁饼冠军李艳凤的因伤缺阵也让中国田径队的实力大打折扣。

  牙买加军团失去的不止鲍威尔一个,还有女子短跑名将坎贝尔,更有上届世锦赛100米冠军布雷克,博尔特师弟临阵退赛的理由是大腿肌腱伤势未愈。长跑大户肯尼亚队的日子也不太好过,男子8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世锦赛和奥运会双料冠军鲁迪沙因伤缺席,5000米、10000米世界冠军切鲁约特和马拉松世界冠军基鲁伊也没能前往俄罗斯。与此同时,两届世锦赛跳高冠军、克罗地亚名将弗拉西奇因跟腱旧伤复发不得不放弃比赛,七项全能奥运冠军恩尼斯则是输给了自己的脚踝伤情……

  伤病无奈,服药可耻。兴奋剂才是危害田径运动的真正顽疾。国际田联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不断出台的反兴奋剂措施,并未将兴奋剂彻底驱除出田径场。形形色色、不断改头换面的兴奋剂和禁药,仍然像“幽灵”一般无孔不入,侵蚀着田径运动的躯体。在多次表态要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之后,国际田联终于在本届世锦赛揭幕前祭出重拳,决定加大对于使用兴奋剂运动员的处罚力度,从2015年1月1日起将初犯者的处罚期限从2年增加到4年,同时在本届世锦赛期间进行大规模兴奋剂检测。国际田联对本届世锦赛的参赛选手实行大规模的兴奋剂检查,赛前全部2000多名参赛选手都必须接受血液样本采集。这也是继大邱世锦赛之后历史上第二次对全部参赛选手进行血检。国际田联在赛前还进行了60例尿检,在赛中进行450例到500例尿检,占全部参赛选手的四分之一。

  国际田联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曾表示:“此前的兴奋剂丑闻将不会对本届田径世锦赛造成影响。”事实上,大量选手由于各种各样原因的缺席,使得本届比赛的成绩并不出色。但对于田径项目长远发展,国际田联对于兴奋剂的严打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明智的。“由于技术不断进步,兴奋剂的检测将更为严格。我相信田径比赛将会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诚实。”塞巴斯蒂安·科的希望,也是世界上所有田径爱好者的希望。(本报特派记者陈嘉堃莫斯科专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