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田径队的16名队员在北京集结,备战8月将于莫斯科举行的世锦赛。两年一度的单项最高水平巡礼,中国田径曾经的王牌项目110米栏,只剩下了23岁的谢文骏[微博]一棵独苗。小谢或有一鸣惊人的潜质,可即使他一飞冲天,也无法掩盖中国110米栏十年来最冷清一战的事实。
2003年巴黎和2005年赫尔辛基两届世锦赛,中国跨栏开始有了刘翔与史冬鹏这对双子星。2007年大阪开始,连续三届世锦赛中国110米栏都以满额的三人阵容出征。即便2009年刘翔因伤缺阵,队中依旧能派出史冬鹏、纪伟与尹靖三将奔赴柏林,虽无缘奖牌,但也有人晋级决赛。转眼十年,中国跨栏军团头一回只剩一人独撑门面。如果说,天才如刘翔属于中国110米栏的偶然,那么如今项目冷清,则难免有几分必然。
没有绝对实力不如专攻全运
照世锦赛名额分配,各国在每个项目中最多能有三名A标选手,过去三届中国110米栏均满额参赛。今年仅有谢文骏达到13秒40的A标,史冬鹏和江帆[微博]都只够上世锦赛B标。
按规则,如一个国家未满三名A标,那么可派一名A标与一名B标两人出战。换言之,史冬鹏或江帆完全有机会与谢文骏联袂出征。但无论29岁、久经沙场的史冬鹏还是23岁、青春正飞扬的江帆,都放弃了到世界顶尖赛场锻炼的机会。原因何在?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表示,这是中国田径参赛思路的转变,“过去我们可能会让B标选手也去见识一下世界大赛,但效果未必理想,所以这次我们只选择在各项目中拔尖的选手出国比赛。”
没有绝对实力,索性放弃竞争,这是田管中心的解释。但史冬鹏一番话或许才道出症结所在,“今年是我最后一届全运会了,必须全力以赴。”因刘翔缺阵,今年全运会110米栏成为史冬鹏、江帆、谢文骏,乃至更多好手争冠的良机。而8月开战的世锦赛与全运会之间相隔不到两周,在国内教练看来,赛程相邻成为放弃世锦赛的最大理由。“运动员一年能出状态的时间并不长,我们肯定希望他们把好状态都用到全运会上。”一位省队教练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世锦赛竞争太激烈,与其花时间、费体力到世锦赛白跑一趟,不如专攻全运会。”
难破地方壁垒教学互不满足
相比有刀不出鞘,更让人忧心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周五,莘庄基地的蓝色跑道上,并列三排栏架,最高的是谢文骏的成年男子栏,中等的是王丽跑的女子栏,另有一排矮小的少年栏。“我现在手里十名队员,训练计划倒有七八套。”孙海平说,“一二三线一手抓,队员年龄、竞技水平跨度大,只能一人一套方案。”
金牌教练带训“原始素材”,杀鸡何以用牛刀?孙海平很无奈:“现在人才太稀缺,好苗子少,好教练也少,我不带不行。”从事教练工作30多年,师傅很怀念20年前的光景。那是刘翔刚进队那会儿,仅二少体就有20多个孩子一起训练。但今年冬天,上海田径队对全市后备人才进行排摸,练跨栏的孩子总共才十多名。不止孩子少,田径教练也在急速萎缩。“上海一个区里,在编的田径教练只有两人,两人要带训所有跑、跨、跳、投等项目,效果可想而知。”在孙海平看来,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固然让家长和孩子们有了更多选择,但优秀苗子的无法流动也成为全国110米栏后继乏力的一大原因。
“浙江有个小姑娘颇具天赋,我去试着要过,但失败了。”这是孙海平刚经历的故事。因为全运战略,各地方壁垒森严,限制本地优秀人才外流,这是国内体育圈的普遍现象。但从项目的整体发展而言,有些地方有人才没教练,有些地方(比如上海)则是有教练没选手,教学失衡的后果就是好苗子与好教练擦肩而过。
“现在田管中心已有激励政策,比如实现全运会双计分,大家共担责任、分享荣誉,但实际推动效果却很有限。”孙海平说,自己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他迫切想要在离开岗位前再带几个好苗子。可现实却是,他眼睁睁地看着优秀苗子与自己一再错过。
事实上,这绝不是110米栏独有的烦恼,放眼中国田径乃至其他更多项目,因全运思维而生的困惑比比皆是。本报首席记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