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多哈钻石联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013年05月13日15:08  中国体育报

 

本报特派记者杜文杰 从1999年卡塔尔首都多哈承办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至今已14个年头了,而从2010年国际田联创办钻石联赛开始,多哈也一直是揭幕战的举办地。田径成为继足球之后,在卡塔尔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也是举办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最多的项目。

  国际田联为何选择多哈?此次记者在多哈的3天采访经历和所见所闻,已经找到了答案。事实上,除奥运会和世锦赛外,国际田联每年举办包括钻石联赛、超级挑战赛、大奖赛、室内田径峰会以及单项挑战赛,如男女全能、男女投掷、男女竞走、男女马拉松和男女越野等赛事,基本上都是一日赛。只是钻石联赛赛季级别最高,运动员人数多水平高,奖金高和项目多,因此对赛事组织者来说要求也高。无论是赛事接待、比赛组织,新闻采访等,都需要很高的组织管理水平。

  此次多哈站共有男女14个比赛项目,吸引了包括10个奥运会冠军和14位现世界冠军,还有不少前奥运会和世界冠军,各国运动员和教练人数达到250多名,还有包括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等官员和近30位各国记者等,规模可观。

  组委会从5月6日开始陆续正式接待官员、运动员和记者,从飞机场到饭店的接送,都是一站式服务,准时准点有序井然,所有来宾均下榻在五星级饭店,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场及各种活动均在饭店内进行,所有的活动均通过饭店大厅的赛事接待中心贴出的公告告知。工作人员有求必应,每天一日三餐均安排得非常丰盛。

  作为赛事组织重要的组成部分,安排著名运动员与媒体见面是所有一日赛的“保留节目”,无论多大牌的明星都非常谦逊地听从调遣,对记者有问必答,直到记者尽兴为止。期间,国际田联的新闻官除了当主持外,还有专职的官员撰写采访报告,或打印出来放在新闻中心的新闻栏里供记者选用,或通过邮件形式,将电子版的报告及照片传给每位记者,服务非常周到。

  应该说,这是国际田联多年来宣传推广田径运动,扩大赛事影响的一个很重要手段,无论是东道主还是国际田联,对宣传工作从不含糊。此次在多哈,国际田联著名的新闻发言人尼克·戴维斯先生也经常莅临新闻中心,与各国记者交谈,很多都成为朋友。

  而在赛事的专业报道上,国际田联通过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庞大数据和资料库,给记者提供各种方便。目前,在国际田联的数据库中,有多达700万个全球、地区和其他高水平赛事成绩,有超过40名运动员的资料,运动员、比赛和国家各个项目的排名,以及消息、照片、视频等。

  因此,即使是钻石联赛的“一日赛”,国际田联也给记者提供每个项目的现世界排名,从2003年至今各届世锦赛和奥运会各个项目前3名运动员名字及成绩,自1999年至今多哈超级大奖赛及钻石联赛各项冠军名字及成绩,各项目世界纪录、地区纪录、国家纪录、世界青年纪录、本赛季世界排名,历史排名及世界纪录进程和参赛运动员的背景资料等,可谓应有尽有,可以让记者有充分发挥撰写高质量稿件的空间。

  笔者曾多次采访田径世锦赛,但像钻石联赛的“一日赛”还是第一次,无论国际田联,还是东道主,对记者和运动员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并没有因“一日赛”而“缩水”或“偷工减料”,因此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国际田联为何能如此壮大,多哈为何能屡屡成功举办大奖赛和钻石联赛,甚至还要申办田径世锦赛,除了他们具有雄厚的财力外,专业得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应该是最终的答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笔者此次多哈之行得出的结论。

  (多哈5月12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