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陷“粗口门”孙杨连连喊冤 需向姚之队取经

2012年12月21日17:40  《球迷》报 微博

  孙杨在昆明海埂基地参加冬训时,因“拒绝媒体拍照,并与随行人员一起抢夺记者相机删照片,还对记者爆粗口”引发网友的强烈关注。伦敦奥运闭幕至今只有4个月,新科奥运冠军孙杨在9月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被爆“耍大牌”后,如今再次与媒体打起了口水战。目前,孙杨“爆粗”事件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双方当事人还原事件真相时,言语出入极大,整件事疑点重重。我们不妨将孙杨方面和云南记者方面前后言辞逐一做对比,抽丝剥茧之下,或许不难发现其中奥妙。

  冲突双方各执一词

  整件事围绕的两大重点无疑是“删照片”和“爆粗”,先从这两点来做一下分析。首先,孙杨和队医都表示:“删除照片的要求是我们提出来的,但却是由对方记者删除,我们并未抢夺相机,更没有亲自删照片。”而对方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则坚称:“孙杨和队医都上前抢夺了相机,而且队医巴震[微博]还强行删除照片。”后来,文字记者补充:“由于相机内还有其他采访内容,所以我提出自己删除,而且对方队医亲自验证过之后才还给我相机。”那么已经删除了的照片怎么还会出现在网上和报纸上?据摄影记者解释,他用了EasyRecovery这个软件恢复了被删除的照片。

  至于爆粗口,孙杨在接受央视、云南当地电视台和各家媒体采访的时候均斩钉截铁表示:“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没有说粗口,不论是我们还是对方。”但两位记者却坚称亲耳听到了孙杨骂的那句脏话:我他×的不想发火,信不信我把相机砸了?现场只有4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外界很难就此进行判断。而在其他很多细节方面,孙杨方面跟记者方面的说辞也是大相径庭。引发删照片的导火索无疑是拍摄内容,队医巴震称:“看到相机里有我帮孙杨按摩放松的全过程照片,还有训练镜头,这些都不宜外传,所以才要求对方删除。”而文字记者却一再强调:“我们是在游泳馆门口遇到孙杨的,根本没进入游泳馆,所以压根就没有他所说那些训练和按摩的照片。”

  不过,两位记者确实承认对孙杨进行过拍摄,奥运冠军描述当时细节的时候称“相机几乎都贴在了脸上”,而摄影记者对此的解释是:“刚遇见的时候间隔五六米,最近的拍摄距离也不小于两米。”整件事虽然扑朔迷离,但对照双方“口供”不难理出蛛丝马迹。

  孙杨:清者自清

  孙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委屈,称当日12时许,在游泳馆通向食堂的路上发现有记者在车里拍自己,自己觉得累了,就请对方不要拍了。可对方并没有收手,继续拍摄,“甚至把镜头对到我们脸上了。”随后队医巴震制止了对方拍照,并查看了照片。“里面不仅有孙杨训练的照片,还有我帮孙杨按摩放松全过程的照片。优秀运动员的康复手段是绝对不适合媒体刊登或外传的,所以我便要求他们把照片删除。”巴震说。而孙杨则一再强调,自己并没有说粗口,“这不符合我的性格。”他还称,“砸相机”等都是对方捏造的。

  最后,孙杨就这次冲突发表了一下感慨,“这个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对我来说可能是好事也是坏事。清者自清,所以不必在意他写的是什么东西,或者对我有多大影响。在人生道路上,难免有磕磕碰碰的困难,就当给自己提个醒吧。如果以后媒体真的很想知道我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内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怎么样。这样大家都可以很好地处理这种问题。”

  明星也需要管理

  连续两次冲突事件,把孙杨推向了风口浪尖。处于风波的中心,孙杨有些无奈,也有些“孤立无援”。事实上,这两次冲突的症结,都在于孙杨这样的明星,缺少一个合理成熟的明星管理制度。

  作为一个明星,孙杨确实有接受采访、面对公众的义务;但另一方面,孙杨最主要的职责还在于努力训练、继续出成绩。成了几次负面新闻当事人的孙杨,除了召开过一次小型发布会外,至今缺乏足量的正面回应。要么就是封闭训练缺少沟通,要么就是独自抛头露面,缺少完善的明星管理制度。面对众多媒体,单凭孙杨一个人面对,确实是力不从心的。众所周知,姚明有一个成熟的团队“姚之队”,可以定期为他安排采访、对外发布新闻,又可以让他在其他时间心无旁骛地训练比赛。作为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孙杨同样需要属于自己的职业管理团队。如今中国泳协组建的“孙之队”,更多注重训练和康复方面的职能。不过,孙杨的团队还需要从内部管理加以改进,既然媒体有需要,何不定期安排媒体公开采访,确保对外沟通的顺畅,继而保证孙杨的正常生活。如果管理真能跟上,类似“大运会事件”“海埂事件”的负面新闻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王津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