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亚残运会震撼点火 残疾运动员接力攀岩不畏难

  羊城晚报讯 12日晚,亚残运会开幕式上,一段斜长的岩壁横亘在主火炬台下,全场观众屏住呼吸,几万人的目光聚焦于此,最后的火炬手该如何点燃圣火?

  5号火炬手、世界射击锦标赛金牌获得者倪河东带着火炬从体育场中间穿过,6号火炬手、残奥会射箭金牌获得者萧彦红在环形跑道接过火炬,坐着轮椅上到第一层平台,珍珍一家三口接过火炬再上一层平台。此时,爸爸妈妈站到两边,珍珍上去,直到最上层,交给7号和8号火炬手张立新和张海原。

  震撼的一幕终于出现!张立新和张海原———一男一女两名左腿残缺的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站在主火炬台下,各自用双手用力地抓住岩壁上凸出的台阶,只用一只右腿做支撑,艰难地向上攀登。火炬在他们俩手中轮流擎起,就这样持续接力,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慢慢地,直到顶峰。 

  现场所有的观众站立起来,欢呼声、加油声经久不绝,伴着这两名英雄登上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点火台,激情之火、爱心之火再次点亮千年羊城的夜空。 

  面对陡峭的岩壁,他们接力攀登,近乎完美地完成了20多米的距离,他们的表现俘获了现场所有的人。 

  “难以置信,这种动作就算是普通人也难以完成,看着他们仅靠着一只腿就攀上去,我才相信原来奇迹真的可以发生。太令人感动了,这是生命自强不息的体现。”现场观看开幕式的广州市民鲁晓东禁不住满口赞叹。

  张海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这个接力攀岩点火的创意,正是展现了残疾人挑战自己、拼搏向上、互助互爱的精神。这样一种方式相信出乎所有观众的意料,但绝对是我们残疾人运动员面貌的真实体现。只要有梦想,去努力,我们一样可以飞得更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张立新说,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人物档案:

  张海原,女,肢残田径运动员。1977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县顾家煤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5岁时因一场交通意外,张海原永远失去了左腿。1995年,18岁的张海原加入大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队,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她夺得跳远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 

  张立新,1983年出生于大连市,少年时代因骨癌而不得不忍痛截掉左下肢,在家人鼓励下开始练习轮椅竞速。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得男子400米T54级金牌等四枚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队的“四金王”。 

  微博反馈:

  菜灼盐:感动源自于圣火点燃的那一刻,它承载着所有身残志不残的运动员的梦想在夜空中绽放光芒。

  易艳刚:这是我见过的历时最长、过程最艰辛但又最能让人感到力量的一次点火仪式。秒杀了奥运,也秒杀了亚运!

  Chloe毛毛:点火真的很有意思。一开始我会觉得太折腾人了!亚运会就是点烟火,亚残却是如此艰辛!后来想想也对,残疾人完成一件事情会比正常人艰难很多,正是他们不断克服困难,不断付出,才能收获梦想!这个过程令人好感动呀!  (张演钦 余颖 唐珩 王普)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0广州亚残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残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