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加坡8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沈楠、马向菲)离开新加坡的时候,青奥小选手的行李里会有些什么东西呢奖牌吉祥物毛绒玩具花花绿绿的纪念章这些东西不新鲜了。有一样东西倒是比较特别——10张紫色的“名片”,上面是手写的各种文字。
青奥会女子重剑冠军林声手里就有10张这样的卡片,正面写着名字、国籍、项目、电子邮箱,背面写着个人爱好,有英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什么的。这些卡片都是林声跟人换来的,所以有10个人同时有了林声的“名片”。
和10个人交换“名片”,是他们下午1个小时内的任务,这就意味着这些来自中国、摩洛哥、萨尔瓦多、墨西哥、新加坡、俄罗斯的说着不同语言的孩子们必须跨出“国门”,至少有个初步的接触。听不懂各自说什么没关系,肢体语言很好用〈不懂写什么没关系,有电子翻译。
帕特里克·格伦农是这个“人际网络”课堂的老师。“开始他们都有些紧张,就想待在自己的团队里。但是你看看,结束的时候他们在一起多开心。”格伦农很为自己的“魔力”感到自豪。
差不多10年前,格伦农在大名鼎鼎的IBM做有关并购方面的工作,有天他在机场碰到个退役的美式橄榄球运动员,后者找到了一份帮助运动员度过退役后人生低潮的工作。两人在机场聊起来,发现很多美国职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都会经历痛苦迷茫的低潮期,然后就产生了这么个主意——建立一个帮助运动员建立人际网络的项目。这个项目得到了一家职业培训公司和国际奥委会的支持。
“我们设计了这套项目,把它推广到各大洲,至今,参与过的运动员已经超过6000人,”格伦农说,在温哥华冬奥会摘得女子单板滑雪冠军的澳大利亚姑娘布莱特就是受惠者,她在奥运会之后如愿找到了一份会计师的工作。
“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运动员早早建立起一个人际网络,这样他们在退役之后不至于有掉下悬崖的感觉,可以比较顺利地展开下一个阶段的人生,而且可以过得同样精彩。”格伦农举例说,如果让一个运动员每个月认识5个人,可能是医生、律师、会计师、别人的教练、赞助商等等,一年就有60个,不用4年就超过200个了。如果退役了想开个公司,他就知道该找谁帮忙了。
在笑称自己有“魔力”之后,格伦农认真地说,自己只是一个引导者。“运动员本身已经具备了成功的素质,我做的只是把他们在运动场上的能量发挥到社交中来。”他说,“其实是运动员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成功,因为每做一次这样的活动,我就学到一个新的故事。”
每个人拿着10张卡片,其中有多少人会保持联系呢格伦农也没有把握,不过至少在这里他们学习了大胆地“和陌生人说话”。也许跨出第一步,后面就容易多了。
如今的社会,交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存技能,对于大量在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度过人生最精华年代的中国运动员,这堂课恰逢其时。
看看,中国体操队的小男孩朱晓冬,他已经不要翻译,主动用自己会说的一点英语去和高大的古巴女队员交谈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