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运开幕式总导演聊天:以珠江为舞台 点火是挑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08日14:15  新浪体育
亚运开幕式总导演聊天:以珠江为舞台点火是挑战
(点击观看组图)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8日,今天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两周年的日子,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做客新浪,回忆执导奥运难忘记忆的同时,也对亚运开幕式进行了展望。以下是本次聊天的实录: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今天是8月8号,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东方文明的魅力,而在今年11月份广州亚运会也即将跟大家见面,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也邀请到一位非常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同时他也是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副总导演,这就是陈维亚,欢迎您。

视频-陈维亚做客新浪聊天室 畅聊亚运会开幕式 媒体来源:新浪体育

  奥运开幕式许多创意未实现

  陈维亚:您好,赵宁。

  主持人赵宁:今天看到陈导的时候,我觉得他真是还是略带疲惫的,因为最近很辛苦,尤其是刚刚参加了8月6号的咱们回顾两周年回归鸟巢的活动。

  陈维亚:对,叫“还巢”。

  主持人赵宁:凤还巢了。当时有幕后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还有英雄们重去鸟巢,还原了我们大家费解的幕后工作,大家还是很好奇,今天陈导一来到新浪,就被工作人员围住了,非常好奇,一个开幕式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怎样呈现的,比如一个创意,最后怎么变成了一个精彩绝伦,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表现呈现,后来陈导给我们拿了一本书,这书特别地重,我都拿不动,这是陈导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一年的时间里整理了当时的设计手稿,陈导赶紧给我们网友展示一下。

  陈维亚:行,跟各位网友交流一下。刚才赵宁说的问题很重要,一个大型的开幕式,当时罗格的评价叫“无与伦比”的开幕式,怎么从无到有,怎么从一点点创意到一个体系,而且这个创意过程异常艰苦,最后确定导演班子以后,大概将近三年时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天都在创意,提出创意,推翻再来推翻再来,怎么样更精彩,今天觉得很精彩,第二天又来了,又来了,大家就这样仔细攻。

  我从小喜欢画,上课不好好学习也画,久而久之习惯用画来表达很多想法、创意,而且我们创意团队里,艺谋、继刚在一块谈很多创意的时候,我在黑板里画,久而久之艺谋说你这么多书稿,出本书很有意思,他是无心说,我是有意听的,于是当时做了整理,现在出来了。现在看到这本书的确承载了上千个日日夜夜吧。许许多多人的智慧、想法,什么胡思乱想,奇思妙想都在里面。现在回忆起来,艺谋说这本书对他来讲是珍贵的纪念,他一定要保留,大家看起来很有意思。前面一部分是竞标部分的东西。

  主持人赵宁:最原始,最初的创意。

  陈维亚:对,就这样起来的。当时点火的设计方案。

  主持人赵宁:这已经和最终呈现相当接近了。

  陈维亚:很像。当时设计的运动员跑,最后出现升空,把鸟巢上面顶棚的侧面变成跑道,跑到这里,点火。最后奥运会点火的方式就是最早我们这个竞标团队当初提主要的雏形。你看这里都有,侧视图,人是这样走的,还走得跟真的一样。

  主持人赵宁:这要先经过了非常精密的技术测算,可以实现的。

  陈维亚:对。后面有他正在实现的时候。

  主持人赵宁:有非常多的像素描一样的草图,都是在讨论过程中,一个思路就点燃了一个想法。

  陈维亚:是。当时画的。

  主持人赵宁:这是可能到后期。

  陈维亚:后期,火炬塔已经形成了,怎么办,我们怎么点火,这是最后点火的瞬间,这是李宁排练的瞬间。这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想法吧。我觉得很多奇思妙想,很多也是不切合实际的狂想,都在这里,都收录下来,现在大家看看觉得很有意思。像我们主创人员看到这本书,觉得那份艰苦,那份辛酸,好多好点子最后没实现,可惜、遗憾,都在这里。

  主持人赵宁:当时大概有百分之多少的想法是最终没有实现的?

  陈维亚:应该说,2008年8月8号晚上开幕式所呈现的只是所有创意的也许是1%。因为想法太多,创意时间太长了,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持人赵宁:很多想法非常好,但是实现不了。

  陈维亚:但是实现不了,做不到它。这里有很多,随便翻一页,比如说,这是2006年12月份在纽约,艺谋在纽约排戏,我们到那跟他创意。当时说我们能不能捡一支鸽子飞起来,这么大的广场,这个鸽子得几十米,如果捡一只鸽子能够飞起来,那多美。想法很好,真得一想,要多大一张纸,怎么捡,怎么起来,做不到。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随便翻一页,都能够看到。

  大家看这个是上篇结束最后叫做“辉煌的古代灿烂文明”这样呈现了,在这之前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叫做五朝盛世,灿烂经典,在现场象征中国古典文明的古代宫殿,所有的房顶升到空中去,这个想法多好,最后做比较困难,最后呈现是这样的。这种创意过程就很有意思。

  主持人赵宁:您的这些创意,现在通过出书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没准有一天,我们真能够达到这样的科技水平或者是能力的时候,就变成现实了。

  陈维亚:那我们期待下次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一开始,06年画的,如果把鸟巢用人体搭建起来多好,红色的,绿色的鸟巢,最后变成同一个理想。最后实现过程中,这是在排练场地,我们的孩子们,学生们排练的过程。最后到形成的过程。包括有一张关于太极,想太极在空中表现,你想类似我们的太极运动员们在空中推云吐雾的气象万千,那种内心世界的展现,实际上还是做不到,只是当时在现场……

  主持人赵宁:这张图片刚才就发现了,非常有意思,一定让网友朋友看一看。

  陈维亚:这是当时在排练现场,我说我来跳一个动作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后面都是当时的武术演员。

  主持人赵宁:他们都能做到吗?

  陈维亚:他们应该跳得比我好,我现在不是年轻小伙子,只是年轻的时候做舞蹈,他们应该跳得比我好,两千多人跳起来摔到地下去。当时想想很有意思的。

智慧的眼神
智慧的眼神

  亚运开幕式地点创意无限

  主持人赵宁:因为陈维亚导演在年轻的时候是非常出色的舞蹈演员以及编舞老师。我国通过了陈导的一本画册,去回顾了一下两年前的08年北京奥运会,大家现在最期待的是在您的带领下,又会怎样呈现出广州亚运会的风采,两年前刚刚结束奥运会整个工作,陈导带着团队去了广州。

  陈维亚:对,广州的亚运会11月份即将召开了,开幕式拉开他的神秘面纱了。我们这次去广州,相当一部分参加奥运会主创的优秀创作人员们,制作者们我们都过去了,我们和广州的同行们和广州当地的方方面面工作人员也是经过了将近两年的艰苦努力,现在已经进入了最艰难的,最关键的阶段,就是开始往排练场地进发了。我们奥运会开幕式在是北京鸟巢体育场,以往几乎所有体育运动员开幕式都是在体育场里,这次在广州不是,走出了体育场,走到了珠江上,我们在珠江上一个岛上,开始表演整个开幕式。

  主持人赵宁:叫海心沙这个岛。

  陈维亚:当时包括广州方面的主要领导同志都提出这样的标准,以城市为背景,以珠江为舞台”,打造一个别开生面的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当时给了我们这么一个命题。当时面对江上的一座岛,我们脑子也是一片空白,这怎么做,我们习惯360度观众看体育场。

  主持人赵宁:关键是自然环境和我们在人工条件下建造的体育场的设备,比如说我们相信体育场有钢筋铁架,有维亚的方便,灯光,到了自然条件下的岛,先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陈维亚 亚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