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征战省运会的成都市体育代表团捷报频传。在足球、游泳和射击赛场,成都团总共收获32枚金牌,创下开赛以来单日涨金纪录。从省运会项目奖牌设置情况来看,圈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将是本届省运会成都队夺金最多的一天。一直关心省运战况的成都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市体育局局长覃文林说:“无论是金牌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突破,成都健儿们将集体荣誉感和敢打敢拼的竞技精神表现到了极致,赛出了高水平,为后面参赛的运动员和教练打了一针强心针,很鼓舞成都代表团的士气。”
优势项目突破自我
游泳比赛昨天继续在自贡市游泳场进行,产生的14枚金牌竟然被成都代表队包揽。游泳一直是成都队的传统强项,上届省运会曾夺得46枚金牌,截至昨天,成都队夺得了已产生的22枚金牌中的20枚,“一共58枚金牌,我们争取超过上一届。”市游泳管理中心副主任魏东说,“今天能囊括当日所有金牌,与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分不开。4个接力比赛,我们队几乎都拉开第二名100米远,我们的第四棒选手几乎是与对手的第三棒选手同时出发的。巨大的优势下,队员就是挑战自我,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慢速度,而是越游越有劲,大多数选手都创造了个人的最好成绩,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面对强敌苦战翻盘
成都射击队昨天在位于省陆校的省运会射击赛场上,不仅继续发挥自己的优良传统,而且还拼到了一些原本不在计划之中的金牌。在女子甲组10米气步枪项目中,就上演了实现逆转险胜劲敌的一幕,成都姑娘范姝玲在预赛中落后排名第一的内江选手两环之多,但在10枪决赛中,范姝玲一枪一枪地往上赶,每一枪都在缩小与对手的差距,打到第9发,只落后对手0.1环,对手在巨大的压力下最终崩溃,最后一发只打出9.7环,而范姝玲则打出10.7环,最终以反超对手0.9环的成绩获得冠军。市射校校长崔志杰一直在旁边观战,“我的手心都攥出汗了,但小范却一枪比一枪稳,她俩都是省队的队员,平时差距也不大,能实现大逆转,充分反映了小运动员的心理越来越成熟了。”
足球赛场新星涌现
足球赛场,成都团昨天收获两个分量最重的冠军。男子甲组赛中,成都队2∶0战胜达州队夺得冠军;男子乙组赛中,成都队5∶0击败攀枝花队夺冠。“目标就是冠军,从本届省运会来看,成都青少年足球的水平在全省范围内仍是最高的。”领队刘刚说。市足协主席辜建明也亲自督战,他坦言已经从这批小球员中发现了几名优秀苗子。“2002年开始我们就成立德瑞培训中心,后来又把青训基地办进了棠湖实验外国语学校,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这次我们会选派乙组1995年龄段的两名球员赴法国梅斯培训,另外培训中心已经与国内5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也就是说,未来想在成都踢球的娃娃不会愁出路,出国深造是一条路子,进入职业队是一条路子,最后的选择就是直接特招进大学。只有坚持这条路子,成都足球的青少年人才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辜建明说。
省运观察
得大项者得天下
成都团在本届省运会上一路狂揽金牌,与其在游泳和三大球等项目上的强势表现有直接关系。游泳赛程刚刚过半,成都团就夺得20枚金牌,很有希望冲击上届46枚金牌的纪录。综合性运动会有惯例,即“得田径游泳等大项者得天下”,田径比赛虽然还未开始,但也是成都队的传统强项,届时依然是成都队的夺金大项。
本届省运会三大球项目的冠军算作4枚金牌。男足甲乙组双双夺冠,即将开始的女足比赛中,成都女子甲组队夺金几无悬念,相比之下女子乙组队将受到达州等劲敌的围攻。
女篮项目已经结束,成都队夺得一金一铜,也已为成都团拿下6金。男篮甲乙组比赛将于8月中旬开打,成都队的目标是保住乙组金牌,冲击甲组金牌。领队乐维川表示,此次省运会篮球项目成都队的既定目标就是至少夺得12枚金牌。
女排赛场,成都队也囊括甲乙组冠军,成都团对即将到来的男排比赛也充满信心。
省运故事
打完吊针 教练继续督战
昨天的省运会射击赛场竞争异常激烈,组建不到两年时间的成都男子乙组队,最终夺得4枚金牌,超过了原定的1枚金牌,取得突破。就在比赛现场,还发生了感人的一幕,成都男子甲乙组步枪队主教练刘家鑫在酷暑中病倒了,最终坚持回到赛场的他极大程度上鼓舞了他的队员们,小将们个个沉着迎战,该拿的金牌拿到了,要拼的金牌也拿到了。“刘教练身体都这样了还要来陪着我们,对咱们是很大的鼓舞。”队员们说。
这两天天气异常闷热,由于压力过大,刘家鑫这两天一直有轻微的中暑症状。昨天早上他病情加重,只能前往医院打吊针,但很快他就回到了赛场,“我必须要过来,比赛任务很重,队员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特别是在这么关键的时候。”
站在一边的市射校校长崔志杰告诉记者,射击非常讲究团队作战,特别是团体赛的成绩还要带入个人赛预赛成绩,“成都队在射箭项目上没有完成任务,为此市射击射箭管理中心专门进行了总结,一是备战要死抠细节,再是要认真分析对手,此外还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射击比赛开局很好,大家也找到了最好的状态和节奏。上届省运会我们拿了17枚金牌,截至今天已经拿了16枚,取得突破应该没问题。”
本组稿件由记者 黄一可 采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