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志愿 我快乐--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剪影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08:46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8月3日电(记者赖少芬)8月4日,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随着亚运会脚步的临近,一个个活跃的志愿者身影成了最生动的“亚运元素”,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稚嫩学童,都在热情细心的服务中体验着奉献的快乐,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亚运“大拇指家庭”展现东道主风采

  “阿姨,您的东西掉了。”7月31日上午,7岁的广州女孩李思洋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和4岁的妹妹一起在中山纪念堂参加亚运志愿者“大拇指”行动,她举着“大拇指”,将一名游客不小心掉下的东西送还〈到孩子认真的举动,爷爷李彦香赞许地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是亚组委志愿者部组织的‘大拇指家庭’,有空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到景区、公园参加志愿服务。”李彦香说,“这个‘大拇指’是我们的标志,有需要的游客看到了,都可以向我们寻求帮助,比如问路、咨询等,而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我们也会向游客指出来。”

  69岁的李彦香祖籍广东梅州,已经在广州生活了几十年。“我们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广州的一分子,难得亚运会在广州举行,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向来自亚洲各国的宾客展现东道主的风采。”李彦香说,他和老伴都已退休,经常带着两个孙女参加志愿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既帮助了别人,也锻炼了孩子,让她们在服务中培养爱心和责任感。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7月启动招募以来,广州共征集了150个“大拇指家庭”,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志愿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普及、文明劝导、关爱老人、同伴成长等,先后参与服务的有3580多人次,提供服务超过9800小时,劝导不文明现象6300多次。

  亚运小记者体验“我志愿,我成长”

  7月31日一早,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一学生丘鸿润就“全副武装”赶到中山纪念堂。红色帽子,绿色马甲,胸前还挂着一个“亚运小记者证”,丘鸿润和另外两个“小同事”为采访“食在广州”的宣传活动而忙碌了一天。

  当天,广州的最高温度达到35摄氏度。炎炎烈日下,丘鸿润穿梭在活动现场,采访主办方、游客、志愿者,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临近中午,丘鸿润的小脸被晒得通红,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但她兴奋地说:“今天很有收获,回去我们就要马上写稿子,然后在亚运会志愿者专刊上发表。”

  2009年11月,丘鸿润成为第一批亚运小记者,半年多的时间里,很多大型活动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我不仅在采访和写稿方面有飞速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懂得了友爱、合作、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丘鸿润说,“通过一篇篇稿子,我们也宣传了亚运。虽然我们是孩子,但同样能为亚运出一份力。”

  自2009年11月以来,广州中小学已建成亚运小记者站100个,招募“亚运小记者”5000多人。这些中小学生将以“亚运小记者”的身份参与亚运会志愿服务及亚运期间的赛事采访,用孩子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宣传亚运。

  志愿信使传递 “无形的亚运火炬”

  8月1日,15岁的广州学生方海萌与父母一起,参加亚组委志愿者部组织的亚运志愿信使团,飞赴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作为亚运志愿信使,在广州迎来亚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他们将在希腊宣传广州、宣传亚运。在亚运志愿信使希腊团中,方海萌是年龄最小的一位。

  “尽管我很想报名成为亚运赛会志愿者,但下半年就要升高中,紧张的学习将让我分身乏术。”刚刚初三毕业的方海萌说,“父母知道我很想当志愿者,所以决定一家三口一起参加这个信使团,我们将在当地宣传广州和亚运,也邀请更多外国友人来参加亚运会,通过这种方式,为亚运出一份力。”

  方海萌是广州数万名亚运信使中的一员。自2009年6月30日以来,已有4.6万名广州市民自发参加935个亚运志愿信使团,他们捧着精美的广绣,带着广州市长热情的邀请信,分赴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城市宣传亚运,让广州亚运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并动员更多民众共同支持亚运、参与亚运,传递着“无形的亚运火炬”。

  

更多关于 亚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