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乒赛团体中国英雄谱:英雄刘国正 三代女皇传承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5月18日09:4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第50届世乒赛将于本月23日在莫斯科拉开战幕,自1961年第26届世乒赛中国队第一次夺取斯韦斯林杯以来,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乒乓球队多年来长盛不衰,共十六次夺得斯韦斯林杯、十七次夺取考比伦杯。这其间涌现了一代又一代乒乓英雄,他们为中国队夺取斯韦斯林杯和考比伦杯立下了汗马功劳。

  1.“小老虎”庄则栋——四届斯杯冠军主力

  人称“乒坛小老虎”,是中国传统直拍近台两面攻打法。61年第26届世乒赛他首次参加世乒赛即在团体决赛中担当“打头炮”的重任,结果不负众望,战胜了日本队当时的秘密武器“弧圈球”水平最高的名将星野展弥,为中国队开了一个好头。接着第五盘他又战胜了日本队的第一主力荻村伊智朗,为中国队最终以5-3取胜立下了大功。两年后,庄则栋又在对日本队的团体决赛中战胜荻村为中国队卫冕成功立下一功。第28届世乒赛庄则栋在团体决赛中又先后战胜木村和小中健,为中国队独得两分,结果中国队以5-2击败日本队,连续第三次夺得斯韦斯林杯。

  庄则栋连续在三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出场,取得了5胜2负的战绩,堪称中国队团体三连冠的最大功臣。六年后,已经31岁且已经多年未参加国际比赛的庄则栋仍然宝刀不老,参加了第31届世乒赛并在团体决赛中战胜了日本名将伊藤繁雄,帮助中国队第四次获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庄则栋还在26-28届世乒赛连续三次夺得男子单打冠军,成为中国乒坛唯一一位获得圣-勃莱德杯复制杯的运动员。

  2.“怪球手”葛新爱——重夺考比伦杯最大功臣

  直拍倒板长胶削攻打法。她最初是削球打法,后来又练就了推挡和攻球,由于她一面是长胶,利用两面不同性能倒板攻削结合,打法独特,因此成为中国女乒1975年第33届世乒赛打翻身仗的“秘密武器”。

  中国队在第32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负于拥有削球名将郑贤淑和弧圈高手李艾丽萨的韩国队,第33届世乒赛两队在团体决赛中再度相遇。首盘比赛葛新爱就以攻削结合的打法令郑贤淑很不适应,结果为中国队先胜一盘,接下来中国队张立战胜了李艾丽萨,但随后的双打和张立对郑贤淑的比赛均告失手。决胜盘由葛新爱对李艾丽萨,李艾丽萨强烈的弧圈球在葛新爱的推、削、拱面前失去了作用,面对与平时截然不同的旋转,李艾丽萨毫无办法,两局得分均未过10分。葛新爱一人独得两分,为中国队重夺考比伦杯立下头功。此后葛新爱又在第35届世乒赛上独得三项冠军。

  3.“乒乓天才”谢赛克——36届团体决赛独得三分成“翻身仗”英雄

  左手握拍直拍快攻打法,公认的天赋禀异的乒乓天才。他打弧圈球技术独到,为中国队找到了直拍选手对付欧洲两面弧圈打法行之有效的办法。由于中国男队在35届世乒赛上负于匈牙利队丢掉了团体冠军,为此中国队寻找了一批年轻、打法有特点的选手,谢赛克在年轻选手中脱颖而出。在36届团体决赛中中国队再遇匈牙利队,决赛中中国队寄予厚望的施之皓一人连丢两分,所幸年仅19岁的谢赛克打出了直拍快攻的威风,接连击败克兰帕尔、约尼尔和盖尔盖伊等三位名将,为中国队5-2击败匈牙利队立下大功。两年之后,他又在团体决赛中战胜瑞典队的林德为中国队拿到致胜的一分,中国队也击败瑞典队蝉联冠军。

  4.“女中豪杰”曹燕华——两夺考比伦杯顶梁柱

  手握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她在第36和37届世乒赛上担当中国女队第一主力,不但是第一单打还要身兼双打,场场拿到两分且保持全胜,为中国队夺冠立下头功。她打球作风泼辣、全台正手拉弧圈球堪比男子队员,发球变化多端,令世界各国选手难以对付。她在四届世乒赛上拿到七项冠军,成为当时中国队夺得世乒赛冠军次数最多的女运动员。

  5.“乒乓王子”江嘉良——三届团体决赛保持全胜

  中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代表着八十年代世界乒坛的最高水平。他在第37-39届世乒赛上作为主力队员出场保持全胜,三次决赛都在中国队与瑞典队之间展开,37届世乒赛决赛他初出茅庐就担当“打头炮”的重任,结果战胜了瑞典天才少年瓦尔德内尔为中国队夺得至关重要的第一分,随后他又轻取瑞典头号主力阿佩伊伦,成为中国队夺杯的最大功臣。

  两年后成长为中国队头号主力的江嘉良又在38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独得两分,中国队也如愿蝉联冠军。第39届世乒赛他再度担任第一主力,战胜了林德和卡尔松,帮助中国队连续第四次夺得斯韦斯林杯。遗憾的是,在第40届世乒赛上他负于老对手瓦尔德内尔和阿佩伊伦,中国队也丢掉了保持了八年的世乒赛团体冠军。此外他在第38和39届世乒赛上还两夺单打冠军,被称为“乒乓王子”。

  6.“乒坛女皇”邓亚萍——三夺考比伦杯头号主力

  横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她的正手进攻十分凶猛,反手是半长胶,既可进攻也可以进行节奏和旋转的变化。邓亚萍的考比伦杯之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91年第41届世乒赛是她首度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全队征战世乒赛团体比赛,但在团体决赛中以2-3负于朝韩联队,丢掉了保持了16年的世乒赛团体冠军,邓亚萍虽然赢下了一盘单打和一盘双打,但由于在第一盘单打比赛中负于朝鲜名将余顺福,为此她颇为内疚。

  两年后邓亚萍和乔红联袂在决赛中以3-0力克朝鲜队夺回了冠军,其后她又在第43届和44届世乒赛上带领全队连续夺冠,她多次出场保持全胜,堪称全队的领袖人物。邓亚萍先后18次夺得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四枚奥运会金牌,是乒乓史上最成功的运动员之一。

  7.王楠——六夺考比伦杯主力

  王楠先后六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并六次夺冠,参赛次数和夺冠次数都创造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97年第44届世乒赛她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由于当时技术心理尚不成熟,并没有在团体决赛中登场,但在三年后已经成长为中国队的头号主力,她在决赛中力克中华台北名将陈静,为中国队夺冠立下头功。

  此后四届世乒赛王楠均为绝对主力,也均在团体决赛中出场,每次都为中国队稳稳拿到一分,成为中国队在团体赛中最令人放心的队员。其中04年多哈世乒赛半决赛对日本队的比赛中,她在张怡宁和李菊先后丢分的情况下,逆转梅村礼、完胜福原爱,为中国队取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王楠先后获得过24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四枚奥运会金牌,是中国乒乓球届夺得世界冠军最多的队员,也是保持状态时间最长的世界冠军。

  8.“逆转英雄”刘国正——挽救七个赛点逆转金泽洙

  2001年第46届世乒赛团体半决赛,前四盘中国队与韩国队打成二平,其中孔令辉一人连丢两分,决胜盘在刘国正与韩国名将金泽洙之间展开,第一局刘国正失利,第二局第三局他又先后在15-19和16-19落后且先后被对方拿到七个赛点的情况下顽强地实现了大逆转,最终他为中国队拿到了关键的一分,中国队死里逃生淘汰韩国队进入决赛,刘国正在决赛中又战胜小塞弗为中国队立下战功,成为那届世乒赛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的最大的功臣。

  此前刘国正在2000年第45届团体决赛中轻取瑞典队的卡尔松,为中国队夺得了至关重要的一分。他在两届世乒赛上的出色表现堪称经典。

  9.“冷面杀手”张怡宁——五届考比伦杯主力

  乒坛大满贯得主张怡宁曾五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并均在团体决赛中登场,但她和邓亚萍一样也曾遭遇挫折,在2000年第45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张怡宁在中国队以2-0领先的情况下上场却因发挥大失水准而负于中华台北队老将徐竞,她也因此陷入低迷的状态,失去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资格。

  此后张怡宁连续四次参加世乒赛发挥十分稳定,作为中国队的绝对主力她为中国队四次夺杯立下汗马功劳,四次参加团体决赛均保持全胜,四次团体赛也只输过一场球,也是中国队最值得信赖的队员。上两届世乒赛她均在郭跃失手的情况下为中国队独得两分,其稳定的表现令人赞叹。张怡宁共获得19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四枚奥运会金牌,也是国乒女队近年来的领军人物和定海神针。

  10.“国乒三虎”马琳、王皓、王励勤——国乒世乒团体赛脊梁

  马琳和王励勤均曾五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王皓三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其中马琳四次在团体决赛中登场,王励勤和王皓三次在团体决赛中上场,47-49届三届世乒赛进入淘汰赛阶段以后的比赛均由这三名选手担纲,而他们三人在团体决赛中均保持全胜。在五届比赛中马琳和王励勤输过两场球,而王皓在三届比赛中则保持全胜。他们三人为中国队夺取过去几届世乒赛团体冠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愧为国乒的三大主力。

  马琳在46届世乒赛决赛首盘击败大赛弗、王皓在47届世乒赛决赛首盘击败波尔、王励勤在48届世乒赛团体决赛第二盘险胜柳承敏、马琳在49届团体决赛首盘击败柳承敏的比赛均堪称经典。而王皓和马琳仍有可能在本届世乒赛上延续辉煌。(冰雪季节)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专题 

更多关于 邓亚萍 张怡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