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养好伤继续为伦敦奥运奋斗--姚振绪的真挚国球情感(5)

  刘钢,训练主管。一人管两个训练馆,两个奥运期间从来没人提过意见。

  孙辉晓,编排主管。在她的策划组织下,奥运会抽签仪式是历届最隆重、最吸引人的一次。

  “他们三个都是国际裁判,有的还获得蓝牌裁判的资格,如果当裁判,驾轻就熟,工作没那么辛苦,待遇还好。但是他们为了竞赛的组织工作,都选择了‘避轻就重’。”

  李今亮(北京体育大学小球教研室),综合事务经理。本来“没人干的活他再干”,到最后成了“什么活都干,从头跟到尾。”

  许军,文秘主管,东北大学的英语老师。从一个不懂乒乓球的人到给国际乒联和国际残乒联撰写33份《谅解备忘录》。

  张亚楠,信息主管。为奥运村和比赛场馆提供从成绩到日常生活的海量信息。

  戴启军(乒羽中心二部),竞赛副主任。协助竞赛主任工作,安排东道主队的训练。

  李忠,器材主管。每次变换场地,他就是那个没日没夜干活的人。

  冯政,曾担任广州世乒赛对外联络员的他在奥运会期间担任运动员服务主管。

  柳屹(乒羽中心外事部副部长),国际乒联服务主管。负责安排国际乒联官员们在京活动。

  祝纯(乒羽中心外事部翻译),技术官员服务主管。她的工作让北京奥运会成为历届奥运会中首次保证技术官员在比赛场馆内领取服装,而不是在场外排长龙。

  王大中(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内部运行主管。负责竞赛团队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

  ……

  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将下一段本被姚振绪在改稿时圈掉的文字保留,因为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个乒乓球人最为真挚的国球情感。

  十月初,奥运会的总结汇报工作接近尾声。北京大学体育馆内因要举行北京大学新生入学典礼,奥运期间的设施相继拆除。作为最后一批从场馆撤出的工作人员,在北大场馆“驻扎”了一年多的姚振绪每每路过比赛场地大门口,都会向里探望,那时他方恍然:这下奥运会真的要结束了……

  4年后,姚振绪将作为乒乓球项目的技术代表再次出现在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赛场上。他说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首要任务是把腰治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秋日的斜阳照进姚振绪家的阳台里,他哼着《YOU AND ME》走进书房,这个快乐的“老爷子”又为自己的下一个乒坛之旅充电去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更多关于 乒乓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