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沙拉拉:广州世乒赛99.5分 新政策非针对中国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6:04  体坛周报
专访沙拉拉:广州世乒赛99.5分新政策非针对中国

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

  记者于小璇广州报道

  3月2日晚9点,广州体育馆伴随着一阵高于一阵的呐喊助威声,第49届世乒团体赛在中国男女队双双卫冕的意料结局中落下帷幕。参加闭幕典礼的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身体不适,但他仍然如约在全部活动结束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广州世乒赛:99.5分

  TITAN:如果给这届世乒赛打一个分数的话,您会给出多少分?

  沙拉拉:对于这届世乒赛,我感到非常满意。不满意的地方真的是很难找出,可能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观众方面吧。比赛刚刚开始的几天,几乎没有什么观众来看比赛,但是这个顾虑到了比赛的中期就有了很明显的好转。说到分数,我想和上海那届的世乒赛是一样的分数吧,99.5分!两个中国城市举办的两届世乒赛,都非常的成功。但是广州这届世乒赛,比赛的主馆和副馆都挨在一起,真的是为大家提供了便利。

  >>本届比赛进入男女团体4强的队伍,都是来自亚洲地区,这是否说明目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不平衡呢?<<对,你所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如果我们继续再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乒乓球的发展将和羽毛球非常的相似。现在欧洲还有一些地区喜爱羽毛球运动,但是美洲、非洲等地区,越来越少的人接触这项运动。如果我们乒乓球也是这样走下去,只有亚洲地区的人喜欢这项运动,欧洲等等一些地区越来越少的人对乒乓球感兴趣,那么从事这项运动的人就会减少。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对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同样有很强的选手,但问题是他们的数量太少,比如德国的波尔,白俄的萨姆索诺夫,他们只有一个很强的队员,但对于一个队伍来说,其他人的实力就是一个问题。从目前来看,德国和俄罗斯都有很多有潜质的年轻队员,像奥洽洛夫、许斯等等,但是他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到达运动水平的高峰,那个时候可能会对现在的乒乓强国形成一定的冲击,也会推动他们所在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新政策:非针对中国

  >>这次世乒赛期间还通过了关于乒乓球员流动年龄限制的提案,国际乒联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提案?<<关于这个提案,国际乒联酝酿了2-3年的时间,但是当时的我们想法还不够成熟,在讨论和制定这个提案的同时,我们借鉴了足球、排球等项目的相关内容,直到这次的世乒赛上通过。这个提案的开始实施时间是今年的9月1号。之所以提出这个提案,以这次的世乒赛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队对新加坡队的女团决赛,虽然是两个国家的比赛,但实际上是两支“中国队”的比赛。还有男团半决赛日本队和韩国队的比赛,日本队也有2名场上队员来自中国。我想说的就是,乒乓球这个项目,为了能够让它发展得更加长远,更加富有魅力,应该是各自的国家都有各自强大的队员,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相反地,如果我们看到的都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乒乓球世界比赛,这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这个提案的通过,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乒乓球走得更远。

  >>是否可以说这是针对中国的一个举措呢?<<当然不是针对中国了。举个例子来说,像篮球,如果出台什么新的规定,人们肯定会想到是针对美国的行为。所以我能理解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要说的是,在我上任之后,推出的新规定或者改革措施,都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行为,都是为了乒乓球这个项目的发展。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