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奥运礼记学外语需习礼仪 对外交流应先注重礼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11:18  新京报
奥运礼记学外语需习礼仪对外交流应先注重礼貌

崇文区永外街道举办“市民学外语”比赛,一位白发老者在表演。

奥运礼记学外语需习礼仪对外交流应先注重礼貌

金鱼池社区,高二学生王思晨为69岁的许桂兰老人解读英语1000句。

  奥运是一架桥梁,也是一个平台。礼尚往来,是吾国礼仪的基本原则。奥运临近,京城掀起的学习外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当然,对基本的接待服务来说,这必不可少。此外,有人也以奥运为契机,抓住时机及时地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孔子学院就是一个例子。是为奥运礼记。

  - 国人习礼

  早在2002年,北京市就成立了一个指导市民学习外语的专门机构———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旨在从官方角度引导市民说好外语迎奥运。据统计,北京市民学习外语的人数随着奥运的临近与日俱增。不过,专家指出,语言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学习基础的礼貌常识才是最重要的。

  【引子】 普通百姓学英语,中文标注

  68岁的印尼归国华侨赵善平平时有事没事就常哼哼《LOVE STORY》(爱的故事),上周五,他站在舞台上认真演唱了一回,还“自告奋勇”提议:“不要伴奏了,我就清唱吧。”这是北京市崇文区永外街道“市民学外语”成果汇报演出现场的一幕。

  赵善平是永外街道“市民学外语”学习班的授课老师,他已经退休,退休前是北京现代职业学校的一名物理老师,“英语是我20来岁回(中)国上大学时学的。”现在,他要把自己的语言技能传授给街坊们。

  赵善平的学员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每周开课一次,每次大约1个半小时,学习英语的基本对话和必要的礼仪,目的是为了在奥运期间对外国人提供帮助。但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亲身实践过。

  “我常跟他们(学员)说,‘我这是在自个儿练我自个儿。’”赵善平此话不假,他还记得第一次给街坊上课的情景,“我们每堂课都会教10句话,每当我说完一个句子,我注意到他们都在埋头写字,把与英文单词发音最相近的中文标注在单词上面。”这让赵善平啼笑皆非。

  妻子也成了班上的学员,老两口在家里偶尔也会用英语对上两句活跃气氛,但回到课堂上,“要他们用英文朗诵或回答问题,很难很难。”

  【个案】 服务行业学英语,目的简单

  北京建国门外有一片琥珀色的建筑群,在这个外交公寓里,住着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各个国际组织的官员。每天,公寓外面都会趴着一长串拉活的出租车,的哥董仕成也常“混迹”其中。

  住在这里的很多外国人都是董仕成的朋友,有的人出门只坐他的车,因为董仕成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可学习外语的动机,却源自董仕成一次次尴尬的经历。

  几年前,他拉了一位来中国探亲的男孩,后者要去中国大饭店,但董仕成就是没听明白对方口中的“China World”究竟是什么地方,问了几个同行也没搞清楚,无奈之下只好请客人换车。还有一次,一位印度乘客要去潘家园旧货市场,也是因为语言障碍,董仕成没能做成这笔生意。

  此后,他的出租车上多出了英语字典和纸币等练习工具,不干活时就把的士当成英语课堂,遇到外国乘客时,还能趁机和对方练练口语。

  随着北京市民讲英语活动的不断深入,许多窗口服务行业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学英语活动,如银行、邮政和餐饮业等。

  北京新东方学校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0月30日,接受其志愿者英语培训的人数达47590名。包括140个出租车公司,接受培训的出租车司机达45940人,16个邮政支局490人。

 [1] [2] [3] [下一页]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