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有位啦啦队训练大师 周国英:向世界传播热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04日11:42  北京日报

  “一,二,扣!”“中国队,加油!巴西队,加油!”在今年8月举行的“好运北京”沙滩排球赛上,为双方运动员加油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看台上,一支由500名身着奥运五环颜色上衣的队员组成的特殊啦啦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彩绸扇、加油棒、鼓掌的塑料小手在他们手中挥舞着,动作整齐划一,呐喊强劲有力。“让观众耳目一新,让运动员浑身是劲的,就是我训练的看台啦啦队。”说起自己一手创建的看台啦啦队,68岁的周国英(左图)就像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深情。

  2001年7月13日,北京

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周国英非常激动。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他终于盼到了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一决定的作出,他决心为奥运会贡献一份力量。同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京举办,担任组委会官员的周国英开始了思考,“礼仪之邦,不应仅仅体现在比赛中,还要在观众身上有所表现。”当此后有国际体育界人士提出希望北京办一届有中国特色的奥运会、给世界人民留下宝贵遗产时,周国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什么是有中国特色?宝贵遗产又是什么?仅仅是给后人留下奥运场馆吗?不是!人文奥运才是最重要的。”

  大运会时,每一个观众来到现场都会得到一个袋子,里面装有加油棒、荧光棒等,周国英看着这些,想到了韩国著名的“红魔”

啦啦队,他们在足球场上俨然成了韩国队的“第12人”,威力无穷。“群众自发组织的啦啦队随意性强,如果在现场加上一个引导员,带领大家同时舞动、呐喊,排山倒海的气势不仅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还能体现我们观众的素质。”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看台啦啦队的雏形由此诞生。随后,这位59岁时还在给学生作双杠、跨栏、倒立示范的体育教师开始组建啦啦队。

  2005年,周国英在北京市职业教育体育协会举行了一次啦啦队比赛,虽然仅有15个学校的1500名学生参加,但啦啦队员们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震撼了。“当时所有的人都大为震惊,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市体育局的领导对我说,我为全民健身增加了一个新项目。”听到如此多的赞扬和鼓励,周国英大受鼓舞,干劲更足。

  去年,首届全市文明啦啦队大赛仅有100多支队伍报名,而今年增加到了200余支。面对如此成果,周国英很欣慰:“我们的啦啦队不仅为本国运动员加油,还要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喝彩,我们要把热情和微笑传播给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