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体操名将淡看奥运金牌:希望人人在北京都能拿奖牌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1:40 新京报
奥运冠军退役后的出路,不外乎从政、从商和从教几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郑李辉选择了不断深造,武汉大学毕业后,他担任了湖北省体操管理中心副主任。在他看来,奥运金牌的分量还不够,人需要不断“镀金”方可成大器。 光环 冠军头衔吃不了一辈子 新京报:奥运冠军对你的生活有改变吗? 郑李辉:任何人成了奥运冠军后都会改变,看你怎么把握了。尤其是奥运后,会有更多机会摆在冠军面前,有些人可能就觉得自己是冠军,不把对方当一回事,自以为是,这样机会就错过了。单凭奥运冠军的头衔不可能吃一辈子,而且奥运冠军要带头做好退役转型工作。 新京报:你有没有错过机会? 郑李辉: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我退役后即使有机会也不敢把握,不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觉得理论欠缺太多。我在悉尼奥运会最大的收获不仅是一枚金牌。 读书 有时想把书桌掀了 新京报:2002年退役后你主要在做什么? 郑李辉:读书。先是在北京体育大学读本科,接着去武汉大学。 新京报:读书和训练哪个更辛苦? 郑李辉:读书辛苦多了。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训练,很久没有学习,基本上荒废了。转投读书,就像重新尝试另一种生活,需要一点点去拾起来。 读书费脑,很多时候总觉得身上的劲使不出来。刚开始那会儿,每天的课程都很满,一天要坐六七个小时,训练时哪有一动不动坐过这么久啊,而且练体操落下腰椎病、颈椎病,坐的时间太长,就会疼。有时候忍不住,都想把桌子掀了。 新京报:哪个有趣呢? 郑李辉:也是读书有趣。训练有时候很枯燥,读书可以开拓视野,经常思考的话,脑筋也会比较灵活。大学时我是学校社团联合会的副主席,参与了很多社团文化建设,挺有趣的。 新京报:大学生活有特别让你骄傲的事吗? 郑李辉:大学时我曾参加过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我组织了一些朋友,我们给团队起名ABLE,大家没日没夜修改讨论策划报告,最终我们的演说很成功,现场评委相信我们模拟的公司会盈利。 北京 上场的最好都拿奖牌 新京报:在你参加过的大型比赛中,哪次的组织工作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郑李辉:悉尼吧。我去澳大利亚比赛过两次,很喜欢那里的烤肉,组织方也很细心照顾运动员的吃住行。 新京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天,你会在哪里? 郑李辉:我也不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到时候在哪里都有可能。 新京报:预测一下北京奥运会中国能拿多少金牌?体操呢? 郑李辉:当然越多越好,最好每位上场的运动员都能拿到奖牌。 新京报:请你对北京奥运会说一句话。 郑李辉:祝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也祝所有参赛运动员取得好成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