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 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00:26  金羊网-新快报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法国的一种文化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本站新闻稿件与图片版权归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黄嘉鑫

  提起赛马,你会想到什么?是古时充满智慧的田忌赛马,还是深受香港影响,把看赛马当成发财的一种方式?

  赛马号称“国王的运动”,是以骑士技巧和马匹奔跑的快慢来定胜负,它历史悠久,形式变化多端。1174年,伦敦在史密斯菲尔星期五的马市上,首次出现比较正式的赛马活动。随着英国赛马的开展和向其他国家流传,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兴起了赛马热,之后赛马又流传到了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

  三千多年来,从喜爱双轮马战车的亚述国王,一直到现在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赛马一直是贵族们非常喜爱的运动。马是进取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组合。因为它强壮美丽,流泻着力与威严,显露出爱与尊贵。

  今天,赛马仍是一项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的户外运动。今日的贵族意识已远不如往昔,隆重的赛马场依旧充斥着达官显贵,社会名流。

  ●赛马形式

  目前赛马在世界上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平地赛马,主要是测验马的速度;第二类是障碍赛马,主要是测验马的速度和跨越障碍能力;第三类是走马赛,主要是测验马的竞走能力,类似于人的竞走比赛,马只能走而不能跑。此项又分为两个小项:一个是轻驾车赛,骑手坐在双轮轻驾车上驾驭马匹竞走比赛;另一个是骑手骑在马背上驾驭马匹竞走比赛。

  在赛马中,根据马的年龄、性别和个体性能不同,将马分成不同的组别,依据马不同的重量进行比赛,尽量使同场竞技的马匹水平接近,使比赛更加紧张、激烈、精彩、刺激。

  纯血马竞赛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赛马类型。驯马师会为具体赛事备好一匹马。这匹马由骑师在平坦的草地或土地上进行驾驭。纯血马竞赛的类别有三种:

  1.换位赛——所有的马都根据它们在先前比赛中的表现而进行换位。理论上,所有马匹在这类比赛中拥有相同的获胜机会。

  2.大奖赛——所有的马在性别、年龄和等级上同属一类。

  3.障碍赛——马匹在平地上比赛,并且需要不时地跳跃障碍物。

  另一种比赛类型是流行于北美地区的马车赛。在马车赛中,马匹会拖着一种名为“萨尔奇”的两轮马车。

  ●观众着装

  现代赛马发源于英国,在这里,传统的赛马会也要求男士和女士都要盛装出席。一般女士的着装要求比较严格,男士则必须穿黑色或者灰色的礼服,包括一件小马甲和一顶帽子。海外游客们来看赛马也要“入乡随俗”,不能穿着太随便。正是因为着装的讲究,很多富人们把这里当成了“比阔”的绝佳舞台,特别是女士们,争相把显示身份的礼服、裙子、帽子穿戴出来示人。

  以英国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为例,此项赛事是英国上流社交圈的大事。进入皇家看台的男士们要礼服笔挺,女人们也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然而令赛马更为遐迩闻名的是赛马会女士节上极具特色的帽饰时尚秀。参观者来到这里观看赛马会开幕式,极具特色的帽饰便成为最大的亮点。庄重的、活泼的、保守的、夸张的……众多风格迥异的帽子让人恍然大悟——时尚为何物。在这里,无论是王室贵族、社会名流或是平民百姓,只要帽子漂亮,就是焦点。

  后来干脆把比赛的第三天定为“女士日”,让女看客们显示各自千奇百怪的帽子。

  ●赛马术语

  1.负磅:为参加比赛的马匹配备一定的重量,使其保证参赛水平的统一。具体地讲就是:在一场比赛中,报名参赛的马匹评分或级别不等,这时就需要为它们平磅使其达到相同的标准。

  2.往绩里的“班次”:指的是马匹参加了何等类型和级别的比赛。

  3.每种颜色的“彩衣”:彩衣的图形及颜色是根据各马主在马场所注册的出赛衣服,其所属马匹每次出赛,骑师都会穿上这套彩衣上阵。但如果该马匹的马主并没有注册任何彩衣,将会根据出赛马匹的马鞍号而决定彩衣,如:策骑1号马的骑师必须穿红色彩衣,策骑2号马的骑师必须穿橙色彩衣,依此类推。

  4.日赛、试闸:正常赛事可在白天、黄昏和夜晚举行,其中赛事被安排在白天举行的为日赛。试闸是用来衡量一匹新马是否有资格参加比赛的手段和依据,即:马匹顺利进闸并在规定下跑完全程,需记录其结果以做日后参赛之参考。一匹赛马必须通过两次记录结果的正式试闸方有资格参赛。

  5.马鞍号:出赛马匹在每次比赛时被分配的马号,以便识别。

  ■令赛马更为遐迩闻名的是赛马会女士节上极具特色的帽饰时尚秀。参观者来到这里观看赛马会开幕式,极具特色的帽饰便成为最大的亮点。庄重的、活泼的、保守的、夸张的……众多风格迥异的帽子让人恍然大悟——时尚为何物。在这里,无论是王室贵族、社会名流或是平民百姓,只要帽子漂亮,就是焦点。

  英国最奢侈的赛马王国

  赛马,被称之为英国的“第二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看赛马和赌赛马更是英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

  英国皇室是英国赛马和育马最大的庇护人,十七世纪,国王查理二世是第一个支持赛马运动的国王,而且可能也是他命名这项运动为“国王的运动”。如今,重大的赛马活动、颁奖者多是皇室成员。甚至伊利莎白女皇也经常亲临观赏、颁发奖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是狂热的马迷,他在任时仍定期为格拉斯的一家赛马杂志撰写赛马评论。

  赛马在英国并非皇室贵族、达官显贵的专利,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英国赛马业在社会文化发展领域中,已从传统贵族参与转变为最具代表性、保留了绅士风范、高雅特征的大众娱乐活动,它是英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赛马场大多建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的市郊。每逢赛马日许多人携亲朋好友,聚集于赛马场,谈论马经、评论马道。参与投注者则了解各方信息、汇聚智慧结晶。赢者印证自己伯乐之才,输者权当贡献社会慈善福利,凭添几分休闲乐趣。既是一种文化和感情的交流,又是一种社交的需要。

  同时,赛马场与英国的时装服饰文化也有着密切联系。绝大多数赛马场会员卡的背面印有入场者须身着礼服,否则门卫有权拒绝入门的字样。因此在当今社会日常生活中罕见的英国绅士在赛马场到处可见。更有甚者,许多重大的赛马活动已成为名媛小姐争奇斗妍的时装展示会。各式新潮时装、名家之作比比皆是。如刚刚结束的皇家阿斯科特赛马场有每年一度的肯·乔治杯大赛,就是以女士展示各自礼帽而著名于世。可以说赛马场是英国时装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过去300年来,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一直是世界上最豪华、最奢侈的赛马会,传统的英国人对此非常自豪。1711年,英国安妮女王创立了这项赛事,将地点定在离温莎堡不远的伯克郡,300年来,除了2005年由于伯克郡体育场修缮而迁往约克郡,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每年夏天都会在伯克郡举行。1913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宣布成立阿斯科特董事会,英国王室成员按照女王留下来的传统,几百年来每年都必定参加该赛会,这是赛马会取名为“皇家阿斯科特赛马会”的主要原因。

  法国赛马是一种文化

  法国的赛马在欧美久负盛名。每逢重要赛事,西方各国的游客和赛马迷都纷纷来到巴黎的各大马场,观看赛马并购买马票。对于喜爱马的法国人而言,除了赌马的博彩意义之外,赛马本身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使喜欢新鲜与刺激、爱赢好胜和追求荣誉的法国人感到兴趣盎然。

  现代赛马运动起源于英国,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大约在16世纪,被称为“沙漠之子”的阿拉伯纯种马传入欧洲大陆,赛马运动也随之兴盛。虽然历史没有在英国久远,但这项运动一旦传入欧洲大陆,很快便得到热情奔放的法国人的钟爱。1776年,法国举行了首场赛马,但由于当时正值大革命前夕,经济萧条,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影响了赛马运动的推广。而一旦社会稍为平稳,赛马运动便很快在法国兴盛起来。

  1805年,拿破仑开始推广赛马运动,他在法国的6个省举办了分组比赛,并在巴黎举行了总决赛。1863年,拿破仑三世设立了赛马的“巴黎大奖”,它亦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最高奖金的“凯旋门大奖”的前身。去年12月在巴黎大区92省圣克鲁(Saint Cloud)的一场高水平赛马会上,以华人为首的精锐赛马会旗下一匹骏马CYLINDREE,就在17匹坐骑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并囊获了近2万欧元的头奖。

  在法国,赛马首先是一种文化。法国人认为,要认识和熟悉一匹马,首先得从认识它的生活习性开始。通过与马的亲密接触,才能对它产生感情,从而真正了解并喜爱它。一个马主,从买马驹开始,通过喂马、训练马,直到看见马真正参加比赛,这个过程本身有很多学问,而且充满了乐趣。同时,赌马也是一门学问,场地、天气、驭手、马匹、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赛马的结局。这种在知识积累基础上所作的预见,比起纯粹的数字游戏,自然要有趣味得多。

  迪拜最贵的赛马世界杯

  所有爱马的人都知道阿拉伯马,几乎任何一个著名的运动马品种或多或少都受到它的影响。在海湾地区,素有“上帝恩赐良马和石油于人类”的传说,以喻这里地下盛产石油,地上繁衍阿拉伯神驹。

  从小受到阿拉伯传统教育,后来又到英国求学的迪拜王储阿勒马克图姆是一名狂热的赛马迷和不错的骑手。他曾亲自在英国上场比赛,更一手创办了世界上奖金最高的赛马盛会——“迪拜世界杯”赛马活动。这项比赛光奖金额就高达1525万美元,比F1方程式

赛车和环球帆船赛还昂贵。而这个赛事一年只比一次,一次只有一天。为避开当地的高温,每年3月举办的“迪拜世界杯”通常安排在黄昏前后举行,这使它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夜间骑马赛事。

  比赛使用的赛马都是从日本、美国、南非和欧洲等世界最著名的赛马饲养地空运过来的,就这一笔费用就高得让人咋舌。而最关键的是这个比赛几乎没有什么收入,除了电视转播和一些观众的吃住行费用外,就没什么大头的收入了。一般国际赛马比赛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赌博,而迪拜又是个禁赌的国家,所以举办这个比赛是只出不进。

  迪拜人举办这个比赛的主要目的是宣传迪拜。不仅仅是赛马,一年一度的迪拜

高尔夫球公开赛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高尔夫球赛事之一,也是和其奖金数额有直接的关系。迪拜甚至填海造出一个号称七星级的超豪华酒店,酒店的顶层露台就是一个高尔夫球场。迪拜极力塑造一个世界上最奢华的大都市形象,体育比赛是最佳的途径。

  因此,如此豪华的比赛,比赛的门票和停车竟然是不收费的。组织者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观看这世界顶级比赛,因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蜂拥到迪拜来观看比赛。

  香港市民的精神寄托

  赛马对香港来说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香港人对赛马也是一片痴情,赛马对于香港人来说,早已超越了这项运动本身,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回归十年,香港人最看重的一点就有“马照跑”。

  长期以来,香港人在日常交往中产生了许多与赛马有关的口头语,如:造马、马主、外围马、马夫、铺草皮等;此外,还出现了许多带“马”字的街道和街区地名,如马师道、跑马地、马头围、马头角、马头围道、马头围邨、马宝道、

宝马山道、金马伦道……可见赛马对香港人生活的影响之大。

  和英国赛马会的衣冠楚楚不同,这里的观众席上只见人和垃圾。马迷绝大部分是草根阶层,只有“铺草皮”(赛马场要铺草皮,以利于百骏竞逐。香港人遂把赌马赢了叫做“挖草皮”,赌输了叫做“铺草皮”,意思是你的钱化作马蹄下的草皮了)的义务。马迷也顾不上自己的仪容举止,有的女郎披头散发,有的蹲在地上,大家都期待着财神爷的眷顾。赢了的马迷,哈哈大笑,如痴如狂。输了的破口大骂。

  赛马盛事往往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的报道和渲染,加上有反映赌马的电影、电视剧集、小说、散文等,煽动起马迷的狂热心态。而赛前赛后,到黄大仙、天后庙等寺观求神问卜、许愿,许愿者往往络绎不绝。上至拥有洋士衔头的“哲学家”,下至庙宇门外的“解签佬”,无不生意兴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香港社会特有的“马文化”。

  每逢赛马日,马迷排长龙投注;翌日做赛后检讨,分析得失原因;第三日又准备下一次的搏杀。如此循环不息,周而复始,据马迷说是为了“精神上有所寄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