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媒揭唐尧东与媒体交恶史 拒绝敬酒发布会呛记者

2014年05月29日10:39  郑州晚报 收藏本文
《郑州晚报》版面图《郑州晚报》版面图

  他是唯一一个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斥媒体的主帅

  他是唯一一个和几乎所有记者都关系不睦的主帅

  他的“死忠”都在感慨“是媒体炒走了老唐”

  相比历任主教练,唐尧东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与媒体的纠葛。他是建业20年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斥媒体的主教练,而且不止一次;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和几乎所有随队记者都关系不睦的主教练。以至于很多他的“死忠”都在感慨“是媒体炒走了老唐”。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郭韬略/文 郑州晚报记者 白韬/图

  老唐和媒体不得不说的故事

  抱怨“媒体炒走了唐尧东”的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在饱受媒体“攻击”的同时,他却成为了建业史上执教时间最长的主教练之一。

  这么多年,建业队的帅位发生过很多次更迭,外籍的、外地的、本土的,名气大的、名气小的,不一而足。其间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受到赞誉的,也有受到过质疑的,但主教练和媒体虽不能说是亲如一家、相亲相爱,至少也都是和平相处、相互配合。而在这方面,唐尧东堪称创下了一个“奇迹”。

  去年中甲联赛建业客场打石家庄骏豪的赛前训练,一位刚开始采访建业队的记者在场边目睹了这样一幕:当地记者上前准备采访唐尧东,后者直接指着另一位河南记者:你采访他,他才是主教练。“怎么会是这样?不愿意接受采访可以委婉拒绝啊!”当这位在其他行业也有着相当采访经验的“新人”向其他老记转述这场面并表示大惑不解的时候,得到都是习以为常的笑容:“没错,这就是老唐的风格。”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谈“南京很不错,建设得很漂亮”,在发布会上调侃记者“一看你就是专业记者,那你跟我说说韩国球队和日本球队风格有啥不同呗”,这样的事情在唐尧东执教建业早期就时有发生,这或许仅仅是老唐习惯性做法,自认为的幽默之举,殊不知这让记者感受到的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久而久之,感受到唐尧东“太难接触”的记者们自然没有谁再去主动找不自在,以至于他出席的发布会,“冷场”已然成为常态,主持人经常会私下问记者们:“你们怎么没有人提问啊?”

  其实早在担任建业队主教练后不久,唐尧东就曾当面表过态“不喜欢和媒体打交道”,2009年最后一轮客场对深圳赛后的夺取亚冠资格庆功会上,他也曾当面拒绝过记者的敬酒:“记者的酒?不喝!朋友?记者没有朋友。”这些纯属个人喜好问题,也无从指责,只是在缺少而且不愿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他却又格外在意媒体的报道。今年的第一个三连败后,有媒体被他称为“落井下石”,去年主场战平哈尔滨毅腾,终结连胜纪录后,他则归为“都在说什么创纪录啊,队员压力太大”。批评也不是,鼓励也不是,无论怎样写,都会给球队“压力”——这让媒体无所适从。且不说记者的职责原本就是客观报道客观评价,而不是揣摩主教练的心思,即便是有人愿意费尽心思揣摩,难度是不是也太大了?

  职业教练本身从事的就是一项备受关注的工作,成绩有起有落,媒体的声音当然也不可能永远“和谐一致”。应对媒体,恐怕是一件全世界职业教练都头疼的事儿,但如何应对来自媒体的压力也从来都是职业教练的必修课之一,这方面比老唐压力大的人数不胜数。其实就算唐尧东和河南媒体素来不睦,他也曾发出过“有些媒体不想让球队赢,不知道你是不是河南人”的诘问,但认真地回望这几年河南媒体的报道,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甚至恶意攻击的声音真的有吗?真的很多?一切都是白纸黑字,有迹可循的。

  唐尧东曾经说“我愿意在河南干一辈子”,“我为河南足球工作,把这里当作我自己的家”,其心可鉴。远离家乡,殚精竭虑,没有人能忽视他为河南足球的付出,为河南足球的贡献。但是,如果把所有对他本人(也可以包括球员、球队)一些具体环节的质疑(更严重些也可以说是“反对”),都归为“不想让河南足球好”,这逻辑是不是也不那么严谨?

  抱怨“媒体炒走了唐尧东”的人,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在饱受媒体“攻击”的同时,他却成为了建业历史上执教时间最长的主教练之一。这样看来,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其实全世界的俱乐部都不可能因为“媒体不喜欢”去炒掉一个主教练。下课,只能是和成绩有关,和是否能够带队更上一层楼有关。这方面,建业俱乐部并不例外。

  后备培养 苍白无力 俱乐部之过?老唐之过?

  用人偏于死板,一套阵容打天下,没有培养新人、尤其是本土新人。

  建业俱乐部从2008年以后曾经有过两次“大动作”,分别是邀请贾秀全和金鹤范,而且一签都是三年的合同,而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丰厚待遇,两人“善于挖掘和培养年轻球员”的能力是一大主因,由此足见建业俱乐部并非缺乏培养后备人才的意识。但因为不同的原因,两位原本都准备在建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名帅,最终都干了不过半年就离开,所谓人才的培养也只能空留下一张美好蓝图。而机缘巧合得以在建业队长时间执教的唐尧东,却又偏偏在这方面乏善可陈,以至于现在的建业队还需要依靠一帮1985年前后出生的球员勉力维持。

  用人偏于死板,只是一套阵容打天下,没有培养新人,尤其是本土新人,被认为是唐尧东的另一大缺点。他用人的“执著”,奥里萨德贝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8~2009赛季对于他的过度依赖和使用使得重伤的他2010赛季不复当年之勇黯然离开了建业。

  对于明星、主力球员的过度依赖,自然会影响到替补球员的成长。看一下今年建业队的主要球员名单:周亚君、顾操、张璐、徐洋、肖智,这些人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在建业队中,而且好几位都是主力,此外的人员构成不是外援就是内援,也就是说,这么多年当中建业的阵容更新完全靠“买”, 河南本土球员的成材率等于是“零”。即便如此,主力阵容中也直到去年才有了李磊这第一个90后,到了今年也才又多了一个主力替补的杨阔。

  其实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纯粹的“老乡观念”确实落伍,作为有益的补充,内援的引进当然必要,但更新阵容全部靠“买”也绝非正常现象,尤其是河南并非一片足球的荒漠,这里也一直有着很好的足球传统和不错的球员资源,而对于建业这样一直平民化色彩浓重的俱乐部,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更是王道。

  在唐尧东经常用“无人可用”来回应外界的质疑声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以张力为代表的建业队“89一代”,在2006年就曾经两度拿过全国U17冠军,堪称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多年后,这批人竟然没有一个能进入建业队的主力阵容。

  其实相比当年的队友,张力尚算幸运,早些年间一度退役去当健身教练的他,在2012年遇到了荷兰人维斯雷恩,从而得以迅速成长,还受到了国家队的青睐。同样是维斯雷恩,在2012赛季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就敢于给予王嘉楠这样的小将首发机会。但受累于比赛成绩,刚刚才有些苗头的年轻化转瞬即逝。而到了2013年,即使是压力相对较小的中甲联赛,年轻队员的出场机会也是寥寥无几,除了一个冠军奖杯和中超资格外,建业队在人才储备上再没有更多收益。

  在建业队在保级路上步履维艰的时候,看看上海上港、上海申鑫、杭州绿城,乃至哈尔滨毅腾,一群90后球员已经迅速崛起,就不能不为建业队的未来担忧。究竟是本土球员中真的是没有具备良好潜质的年轻才俊,还是唐尧东缺乏识人的慧眼、用人的胆色,以及着眼于未来的眼光和规划?这个时候其实再追问这些已经意义不大,接下来建业所需要做是必须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列入计划,并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实施,这才能尽可能地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广东整治裸官 东莞127人被调岗
  • 体育詹姆斯受困仅7分 乔治37分步行者2-3热火
  • 娱乐评书家田连元车祸骨折 儿子不幸身亡
  • 财经能源反腐或还有大动作:几名领导早被盯上
  • 科技改变客厅:聚焦智能电视创业者
  • 博客轰动世界的山寨版狮身人面像(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盘点那些年我们遇到的男神教授(组图)
  • 育儿西禅寺超萌小和尚写真网络爆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