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政:鲁能遭遇发展瓶颈 赞同恒大模式但不跟风

2012年11月28日11:14  足球

  记者陈永报道 在投入足球的15年中,作为国企俱乐部,鲁能4次获得联赛冠军,4次获得杯赛冠军,其更是中超[微博]标准建立的样板俱乐部,在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的21世纪前10年俱乐部排名中,山东鲁能[微博]以亚洲第17名的名次位居中超第一,遥遥领先其他国内俱乐部。然而,在2011和2012赛季,老豪门却遇到了新问题,如何应对私企俱乐部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中重塑辉煌是鲁能面对的重大课题,在鲁能俱乐部工作了12个赛季的俱乐部党委书记、常务副总韩公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足球》:连续两个赛季,广州恒大[微博]以极其强势的表现,让私企俱乐部,尤其是地产俱乐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反4家国企俱乐部受到了压制。如何分析目前的形势?

  韩公政: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有志于足球的企业投入和关注,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中国足球需要通过百花齐放,通过有序的竞争实现发展。另一个方面,不能完全站在一个角度去看待国企俱乐部和私企俱乐部的发展,我们赞同恒大的模式,但我们不会照搬恒大的模式,更不会跟风。各俱乐部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我们也有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

  那么如何定位国企俱乐部呢?

  一方面,国企俱乐部要遵循应有的足球规律,另一方面,国企俱乐部也必须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我们鲁能青训体系为例,我们不但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样也坚持进行义务教育和高中中专教育,为高校和军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俱乐部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所创造的,绝不仅仅是企业品牌,也是社会品牌,“锦标主义”不应该成为俱乐部的唯一内容。

  在中国足球最困难的时期,是鲁能在坚持投入并成为行业领导者。

  这就是国企俱乐部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不能因为足球陷入低谷就放弃足球,在最困难的时候如果我们都不坚守,中国足球就真的会出大问题了。

  但国企俱乐部的发展的确遭遇了困难。

  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鲁能在前进的过程中就遭遇到了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

  就目前来看,在钱上的投入是国企俱乐部所欠缺的。

  在投入这一问题上,稳定性和持续性应该是国企俱乐部所追求的,国企俱乐部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无节制地投入,相反私企俱乐部在这一方面灵活性非常大。

  在投入方面,我想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以前的时候,大家经常讨论俱乐部的经营,讨论俱乐部的盈利和亏损,也讨论俱乐部的上市问题,但现在还有人关心这些问题吗?俱乐部不是广告牌,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去经营的。

  国企的决策机制常常受到诟病。

  国企的性质决定了国企的决策机制不会像私企那样灵活,但相对繁琐和制约较多的决策机制,在另一个角度也体现了国企在资金投入上的责任感。

  鲁能目前的投入情况如何?

  我们的投入并不少,但并不是完全体现在转会市场上,在集团和董事会的支持下,我们足校已经完成了改建,正在准备扩建,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建设海外基地,在最近半年多的时间中一直操作这一事情。此外,俱乐部的新基地也正在建设。这一切都立足于百年俱乐部的建设。

  新基地具备哪些功能?是否有米兰实验室这样的设施?

  新基地将全面支持鲁能足球专业化的建设和发展。比如,新基地将拥有游泳池和完善的康复医疗设施,我们同样聘请了国外专家参与新基地的建设,也参考和研究了米兰实验室的建设,建成后将全面跟踪队员的生化指标等,俱乐部科研能力、情报分析能力将有一个新的平台。

  那么鲁能如何突破目前的瓶颈?

  俱乐部以及相关的专业团队,正在全面总结鲁能过去15年的经验教训,集团和董事会认为,我们整体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稳定投入和持续投入的思路也将继续坚持,但同时,我们会在文化建设、后备队伍建设、俱乐部运作机制等方面寻求突破。我们最终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内部运作机制,并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并不会以管理层、教练和球员的变动而改变。

  足球层面,国企应该从私企中吸收那些经验呢?

  我们一直关注私企俱乐部的发展和管理,在我们的管理理念中有一个“同业对标”的理念,意思是跟踪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发展并对自我进行完善,在足球领域,私营企业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球队激励机制上,私企俱乐部就更适合目前中国足球的现状,这也是我们一直跟踪和学习的,寻求一种更合理,让球员更容易兴奋的激励机制,是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