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这次闹出的"签约门"风波,并不局限于辽足与五名球员的合同博弈,更重要的是,球员对"自由转会"新政及由此带来的新竞争形势如何进行合理、全面的理解。而这场风波同时也显示出,由周海滨、冯潇霆引发的"自由转会"已经对中国足球构成了深远的影响。 记者赵震报道 每年的二月总是辽足的多事之秋,每到这个时候,与队员的签约问题都在困扰着这个经济并不宽裕的俱乐部。今年也未能例外。
自2月23日辽足总经理隋岩飞往昆明开始,到2月28日曲晓辉等三名球员最后签约为止,整整六天,辽足俱乐部一直处于“签约门”的漩涡当中。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因为周海滨与冯潇霆两名自由转会球员的出现,今年的签约更有了新的情况。球员方面有了可以凭自由身转会的“尚方宝剑”,俱乐部方面则想给自己的未来支上一把保护伞,一场新的博弈就在展开。
辽足新合同的普遍性
新合同分三类:对30岁以上的老队员仍是一年一签,对中生代球员是两年到三年的中期合约,对年轻球员则是五年长约。
在周、冯事件出现之前,中国足坛包括辽足在内的所有俱乐部给球员们提供的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年期合同,但在周、冯自由转会之后,国内俱乐部不得不做出改变。此次在昆明,辽足方面针对球员的年龄不同,就分出了三类合同。
一是像李铁、肇俊哲、臧海利这几个为数不多的老队员,他们的薪水相对较高,他们的签约在之前已经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俱乐部给几名老队员提供的都是一年一签的合同。一方面俱乐部担心老队员的状态没有保障,而且工资较高,一年一签比较有利,另一方面俱乐部也不怕这些老队员转会。总经理隋岩说:“这些老队员都兼着球队的助理教练,对于他们来讲,在辽足不仅仅是踢球这么简单,所以我们也不怕一年之后他们自由转会,他们也不会做出这种选择。”
第二类则是被辽足之前整体买进的1987年龄组的球员,这支球队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已经在辽足当中打上了主力,他们是目前这支球队的骨干。辽足俱乐部方面给他们提出的是三年合同,但其中于汉超、张鹭、杨旭、吴高俊等绝对主力和曲晓辉、崔凯、肖震等主力替补之间的工资相差比较大,后来的签约矛盾主要也集中在这一批球员身上。
第三类则是刚刚从预备队上来的1989年龄组的年轻球员,其中包括入选过国青的希望之星张呈栋。对于这一批刚刚20岁的小将们,辽足一律要求他们签约五年,其中六名刚刚升上一队的球员月薪是1000元,而张呈栋的薪水则是4000元,但恰恰是最后的五年长约让张呈栋无法接受。
2月24日、25日两天,隋岩和来自大股东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和队员们展开了签约谈判,与俱乐部预想的差不多,虽然最初一天出现了短暂的僵持,但随后的一天里,大部分辽足队员都签了约。只有五名球员拒绝签约,他们就是所讲的“钉子户”曲晓辉、崔凯、肖震、卜鑫和张呈栋,其中前四人对薪水不满,而张呈栋则拒绝签订五年的长约,只希望一年一签。
球员的不满与反抗
“钉子户”的不满也极具典型性,主要就是嫌新合同薪水低、期限长,而反抗手段也主要是拿“自由转会”为武器。
从辽足提出的签约计划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自由转会”的规则已经对他们在提出合约的时候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那些年过30岁的老将,他们基本上提出一年一签。22岁左右的中坚力量则是只签三年,而20岁左右的年轻球员则用满了国际足联规定的合约上限五年。
辽足总经理隋岩表示:“之所以确定签三年和签五年,是考虑到他们在合同到期时正好25岁,届时正是一名球员的黄金年龄,他们完全可以去博取一份更好的合同。”当然,25岁也是另一个分界点,如果届时一名球员踢不出来的话,俱乐部也正好可以不续约,借此摆脱掉一个负担。
但问题就此产生,在曲晓辉、崔凯等四名1987年龄组的球员看来,自己拿到的薪水过低,主要是与于汉超、张鹭等同龄人之间产生了差距。俱乐部的理由是,水平决定了收入,四人当中打球最多的曲晓辉去年也只打了九场首发,而今年在李铁回归之后,曲晓辉在中前卫的位置上竞争力不大。与崔凯同位置的张鹭是国奥队门将,甚至参加过国家队集训。但四名小将认为,这样的薪水一签就是三年,中间的变数太多,如果自己打上了主力,后面未免要太吃亏了。
张呈栋的情况则要特殊一点,他对于俱乐部给他的薪水意见不是太大,毕竟去年因为参加国青队的比赛,他全年只在辽足出场了两次。但他对于俱乐部提出的五年长约不太理解,他提出一年一签,最多签两年。张呈栋的要求应该是受到了之前周海滨、冯潇霆两人自由转会国外的启发,事实上后来的事情发展也表明,想要自由转会出国正是张呈栋的真实想法。而这一要求则遭到了俱乐部的直接回绝,俱乐部表示:“你可能在两年之内都无法打上主力,如果只签两年,到时候你刚打出来就自由转会走了,我们不是白白培养你了吗?”随后俱乐部宣布冻结谈判,隋岩等人也飞回沈阳,并对外宣称不签约的球员出路只有一条,下放预备队。僵局就此形成。就此辽足成为了转会新规之后在签约上闹出最大风波的俱乐部。
“自由”的两难选择
对只能签“低薪水、长合约”的这类球员群体来说,“自由转会”仍是一个两难选择:既然新合同难以接受,那不如不签,但另一方面,凭自己目前的实力,真成为自由身就能得到理想中的好合约?
对自由转会的曲解一度让辽足的几名年轻球员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但几天过后曲晓辉、崔凯、肖震三人最先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球员签约工作的辽足注册已经不会受影响,反倒是自己如果不能在这一期间进行注册,就只能等到联赛第二阶段的二次转会时注册,但届时如果队中已经有新人顶上了自己本不稳固的位置,俱乐部是否会接纳自己的回归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27日,曲晓辉飞回沈阳,他带回了另外两名球员也想要和解的意思,但此时俱乐部又开始吊起了球员的胃口,隋岩拒绝了曲晓辉当天提出的要求。
直到2月28日晚上,曲晓辉才与隋岩见了面,这一次俱乐部方面进行了有限的让步,他们的工资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浮了1000元到2000元不等,但是不冲超扣除50%的条款没有变。而对于三名球员担心打上主力还拿低薪的担忧,俱乐部也在合同当中给予了保证,合同中专门规定,如果三人能够在今年的比赛里打足一定的场次,明年就可以上涨20%的工资。3月1日,曲晓辉匆忙赶往北京,将自己三人的注册材料交到了足协,这才在最后时刻完成了注册。
而卜鑫与张呈栋则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两人在球队离开昆明的时候选择了离队。卜鑫已经和新加坡方面联系好了,想要自由转会加盟新加坡联赛。而张呈栋也有经纪人在帮助他联系自由转会前往国外踢球,他有望步周、冯的后尘。
新政策带来新竞争
自由转会意味着中超、中甲30支球队的位置将会重新洗牌,每一队的每一个位置将由国内所有球员自由竞争,而现有的转会体制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护了一部水平并不高球员的利益。
一场看似已经结束的纠纷,实际上留给中国足球更深远的影响。在“周、冯”自由转会发生之后,事实上在球员与俱乐部之间已经开始发生一场新的博弈。对于大多数球员来说,只看到了自由转会可能带来的好处,却没能看到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危机。一部分辽足球员在合同谈判时曾经抱怨,因为国内没有完全实现自由转会,让俱乐部过于强势。但他们没有看到,如果国内球员实现自由转会,接下来带来的将是剧烈的工作竞争。
今年足协公布的上榜球员是481人,最终成功转会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在下岗的400多人里面,有相当多的球员不是因为水平,而是受制于转会费。举个例子,如果实现自由转会,肖战波可能会成为几家俱乐部争抢的重点,而以他的水平是曲晓辉等人完全无法竞争的。这还没有算上那些顾忌到无法自由转会而没有提出转会申请的球员人数。自由转会意味着中超、中甲30支球队的位置将由所有球员自由竞争,而现有的转会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一部水平并不高球员的利益。换句话说,现在的球员是在一个球队当中的几十名队友中排位置,届时则要在国内上千名球员里排位置。
所以说,某种程度上辽宁俱乐部今年提出的签约思路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自由转会制度下的一种俱乐部普遍思路,即以高薪和长约绑住队中的少数绝对主力,以低薪和长约留住队中的年轻球员。而对于中间层,合约不会超过三年,两年的合同可能更多,薪水也不会更高。届时中间层次球员的竞争将异常激烈。少数高水平的球员收入会增高,而俱乐部不会增加支出,高水平球员多出的收入将由中间层提供。
保权益要先学会谈判
年轻球员关注的是目前可以拿多少钱,而忽略了自己的将来,比如联赛出场数、进球数或进入国字号球队后如何加薪?
而对于球员来讲,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也是一门学问。此次签约门过后,辽足总经理隋岩说:“我觉得我们的球员不懂沟通,动不动就是不谈了。谈合同、谈合同,一个谈字很重要。”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在所有辽足的球员当中,几乎大家都关心的是目前可以赚多少钱,但无人在合同里提出自己的将来:比如说入选了国家队、国奥队俱乐部是否应该给自己提升收入?比如说自己如果联赛场次、进球达到一定标准,俱乐部是否应该给予加薪?对于俱乐部来讲,他们更愿意付出与水平相当的支出,如果你的水平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这样的加薪更容易被接收。但我们的球员往往忽视了这样的要求。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年轻球员身上。当年英超的托特纳姆在给曲波提出合同的时候,因为他太年轻,只给了很低的薪水,但是提出了出场费的概念。而目前国内的年轻球员中,没有一个人向俱乐部提出过类似的要求。事实上,低薪水加出场费几乎是欧洲俱乐部里面普通年轻球员一个基本的合同模式。
目前的国内经纪人几乎都集中在外援和留洋的运作上,而随着自由转会制度的到来,国内转会球员更需要经纪人的介入。未来几年里,球员与俱乐部之间的谈判将有经纪人和律师的介入,他们将成为球员与俱乐部博弈的调节器。像这次辽足五名“钉子户”与俱乐部的谈判,如果一早有经纪人或律师的提前介入,效果肯定会不一样。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球员必须愿意支付这些经纪人或律师的中介费。
博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双赢,在自由转会时代即将到来时,一场新的博弈必将展开。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