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路:规范是鲁能冠军保障 坚持聘外教的路子是对的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2月10日12:05  济南时报

  □本报记者 王兴步

  冠军背后离不开企业的强大支持

  编者按:2008年即将过去,这一年对鲁能泰山队来说是收获的一年。鲁能俱乐部成立以来,已经夺得7个冠军,成为当今中国足坛名副其实的豪门俱乐部。鲁能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本报记者对有关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见仁见智的观点,对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也许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足协官员———鲁能是样板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鲁能撑起了中国足球半边天——— 近几年对各级国家队的输送队员,鲁能最多。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鲁能俱乐部在运作和管理等方面,中国足协一直很推崇。原中超联赛委员会秘书长郎效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鲁能俱乐部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样板。

  企业理念纳入足球

  郎效农说,鲁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灵活地嫁接到了职业足球上。“鲁能介入足球已有11年,成绩令人欣喜。鲁能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俱乐部建设上来,尤其是在俱乐部组织建设、法制管理、球队发展和基地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真正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了足球。11年来,鲁能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进步,其经验值得探讨和推广。”

  规范发展依托市场

  郎效农告诉记者,中国足协曾把鲁能作为职业俱乐部的标尺和样板。“2002年中超现场会在鲁能举行,当时其他俱乐部均认为鲁能在俱乐部运作和管理方面做得最好,为此中国足协把这次很有重要意义的中超现场会放在鲁能,目的是推广鲁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郎效农看来,企业发展须依托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职业足球也应该如此。“鲁能之所以这几年成绩突出,11年拿了7个冠军,领先于国内其他俱乐部,成绩的背后是因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俱乐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鲁能要向国际看齐

  郎效农对鲁能寄予厚望,希望鲁能要向国际先进俱乐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多与国内兄弟俱乐部交流,共同担负起振兴中国足球的重任。“目前,国内一些俱乐部发展很快,像长春亚泰和浙江绿城,正逐步追赶鲁能。不进则退,对鲁能来说未来新的挑战就是要不断完善自己,吸收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根据目前中国的现状和国情,我认为搞职业不要在乎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只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遵循市场法则和职业足球规律,都对中国发展有益。在这方面,鲁能为其他俱乐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其他俱乐部来说也是一个激励。”

  郎效农最后说,鲁能成绩的稳定得益于俱乐部的规范建设。“鲁能俱乐部管理规范,后备梯队建设重视,有着长远发展目标。与鲁能相比,其他俱乐部有明显差距,最典型的例子是辽宁队。辽沈足坛人才辈出,由于俱乐部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人才流失严重,后备人才又上不来,今年降级也不足为怪。”

  兄弟俱乐部———坚持请外教的路子是对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鲁能 中超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