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破解申花转会七大谜团 吉祥能否上演欧洲版兄弟连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18:53 申江服务导报
吉祥兄弟能否重登欧陆赛场? 上周,中国足协正式下发了2008国内运动员转会上榜名单,其中上海申花上榜47人,成了所有俱乐部中最“牛气”的大户,在280多名中超上榜球员中,占据总人数的1/6,球员总标价4560万元,占上榜球员总身价的一半。 申花的转会名单中,有不少有趣的“谜团”,比如说已经退役的球员也赫然在列,比如说李玮锋的“挂而不转”……在剩下的球员中,孙吉、孙祥兄弟今年是否去欧洲踢球,也都是球迷关注的焦点。上周,记者采访了这些当事人,他们对这些谜团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去年初,朱骏导演的“联城、申花强强联手”,带来了一支球队70多人的壮观局面,然而,在场上踢球的只有11人。在如今各支中超球队“紧缩银根”的大势所趋下,朱老板决定“不养闲人”:“2008赛季,我们希望把投入都花在刀刃上。” 这,是否是申花爆出的转会名单出现谜团最多的原因呢? 谜团一 在47名上榜球员中,竟然出现已经退役的申思和祁宏的名字,这次上榜是否表明,他们将重回绿茵场? 早在两年前,申思和祁宏就已宣布退役,如今,他们一门心思干起了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就在上月28日,以申思、祁宏和张勇领衔的上海幸运星足球俱乐部,在嘉定实验小学,成立了第10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可以肯定的是,已经退役的申思和祁宏将不会重返绿茵场。不过,即便是这样,申花老总朱骏还是为他们分别开出了200万元的转会费,乍看上去,多少有点像历朝历代,军官虚报士兵数吃空饷的故事,试问中国哪家俱乐部,会拿出200万来买一个退役两年的人? 谜底:申花情难了…… 分管球员转会工作的申花俱乐部常务副总郭光琪告诉记者,“这些球员的关系还在我们俱乐部。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但我们俱乐部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这也是对他们自己权利的一种保障。”于是,申花将申思和祁宏挂牌又牵出另一疑问,他们两人的关系,为什么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申花呢? 原来,去年初申花和联城合并后,联城所有球员都转到新申花,祁宏属于前联城一员,所以去年他的关系一并转入申花。至于申思,早在2006年,中邦被联城购买,当时关系还在中邦的他,也随之转入联城。所以,在上海滩兜了一大圈,申思、祁宏又兜回了申花。对于自己上榜,申思表示,“这个事情,我也没办法,这是中国足协转会条例规定的——球员哪怕不踢球了,30个月内,关系还是在所属俱乐部,不过我想应该不可能有人会摘我这张牌吧。” 谜团二 张玉宁今年又被挂牌,顶着32岁的“高龄”,而且长期打不上比赛,300万的高额转会费必定成为他回归辽足的拦路虎,他会如传言中所说,自掏腰包回辽宁队吗? 曾经是辽小虎攻击线上的“三叉戟”之首,张玉宁现在已经沦落到无球可踢的境遇。由于受到伤病困扰,状态起伏不定,张玉宁已经一年没打比赛了。整个2007年,张玉宁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陪伴生孩子的妻子,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还是申花的现役球员。直到这次被挂牌,张玉宁才又一次以球员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其实早在2007年初,他就被挂过一次,当时,张玉宁结束了澳超昆士兰怒吼队的租借期,回到上海后,发现自己被挂牌了。那时,老东家辽宁队与中超新军浙江绿城,都与张玉宁进行了实质性接触,但最终张玉宁哪都没去成,原因很简单,申花开出的300万的转会费。于是,受困于转会费的张玉宁一歇就是一年。 谜底:辽足难再续 对于一名而立之年的球员,能够踢上球比什么都重要,特别是看到年龄同自己相仿的队友谢晖出国,上榜后的张玉宁,也一心想回到曾经给予他无限光荣的辽宁队,“我希望能在退役前,再在辽宁队踢一年球。”然而,申花开出的300万转会费再次成为他回去的最大障碍。此前有传言说,张玉宁欲自掏腰包回辽足,对于这个消息,已为人父的张玉宁予以了否定,“那我得掏多少钱啊,还不如把钱留给儿子呢。”如今,张玉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陪伴4个多月的孩子,“至于还能不能继续踢下去,实在考虑不了太多,如果有人还想用我,就再踢一踢;如果没人想用,也就这样吧,早晚都有这么一天。”而辽宁队方面,至今仍无引进张玉宁的迹象。一位辽足高层表示:“张玉宁的转会费太高,另外他的状态也成问题,估计回来比较困难。” 谜团三 47名上榜球员中,牌最大的算是李玮锋,而他的“挂而不转”已经成为转会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今年继续身披申花战袍的几率是多少? 在今年上榜的这些球员中,最大牌的要属国足、国奥双料队长李玮锋。去年联赛结束后,杜威和李玮锋即表示将离开申花。然而没多久,主帅吴金贵便用“亲情关怀”成功挽留住杜威。之后,李玮锋成了申花挽留的重点。自从李玮锋表示离开后,坊间传闻最多的,就是李玮锋与山东鲁能的暧昧关系,甚至有媒体爆料,山东开出800万转会费拿下李玮锋。 与此同时,李玮锋也通过经纪人表示,明年他将作为国奥队和国家队的双料队长,连续征战奥运会和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可能身体会有疲劳和伤病,希望申花能取消出场率限制。不过,申花并不愿意为李玮锋破坏规矩,据说元旦前双方谈崩。 谜底:一场“游戏”…… 刚被挂牌一天后,足协就收到了申花俱乐部发来的有关李玮锋的撤牌申请。申花方面表示,已与李玮锋成功续约,但因缺少李玮锋本人的撤牌确认函,没有能完成撤牌。 上周末,接到记者电话的李玮锋依然不愿多谈此事,他表示,“我现在国家队集训,这件事我已交给经纪人全权负责,他会帮我办妥的。” 申花俱乐部总顾问张德发则肯定地表示,“我们已经和李玮锋100%完成了续约合同,申花俱乐部周三(1月2日)就和足协交涉了,要把李玮锋的名字从榜单上撤下来,现在只缺一个手续而已,李玮锋2008赛季肯定是申花的球员。” 谜团四 这次挂牌的47名队员中,“80后”占了40人,其中还不乏“90后”,他们没有联赛出场纪录,想要转会当然是难上加难,一旦流牌,他们当中部分队员极有可能面临退役,这些球员的出路何在? 谜底:不会扫地出门 这47人当中的40人(由于每支球队只有5个内援名额)注定有人会落榜。对此,申花俱乐部也没有卡死年轻队员的退路:一旦无人摘牌,可以留在申花预备队。 谜团五 朱骏一直对王赟(现在他属于陕西中新球队)情有独钟,早在前年年底,就曾向王赟伸出橄榄枝,并为其开出300万元的报价,今年王赟会出现在申花中场吗? 早在2002年3月9日的第一场上海德比战中,年仅19岁的王赟就以主力身份出现在上海中远队。此后,王赟渐渐成为这支球队的进攻核心,也成为继申思、祁宏之后,上海足球技术流派的新一代代表。2006年年底,朱骏曾向王赟伸出过橄榄枝,王赟也有回上海踢球的意向,但由于当时陕西宝荣俱乐部一直动荡不安,直到联赛开始前,俱乐部才重新组建成功,加上各方面出面挽留,最终,王赟留在了陕西。 谜底:彻底没戏 今年又到转会当口,朱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但作为“镇队之宝”的王赟,同样是陕西队重点挽留的球员之一。在上榜截止前,王赟自己做好了两手准备——回上海也好,留陕西也罢,都会努力踢球。但从上周上榜情况来看,转会榜上并无他的名字,确切的说,今年王赟要想成为申花一员,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谜团六 常琳、李钢这些实力球员因打不上主力,自动要求挂牌,这能否说明留下的这些队员就是申花冲冠的最佳人选? 在申花挂牌的47人中,并非都是被迫上榜的,其中也不乏哭着喊着要上榜的球员,常琳和李钢就是代表。虽说这次申花挂牌的大部分队员都是老联城的,但像常琳、李钢这样的主力球员,情况要特殊些。常琳是原来联城后防线的主将,李钢在2007年6月济南举行的A3冠军联赛中,两记超远距离世界波帮助申花捧走中国俱乐部的首个洲际冠军奖杯,他本人在球队,也是铲球最多、最狠、最奋不顾身的中场工兵,所以放不放常、李二人,一直是朱骏犹豫的问题。最终,他为两人标出了300万、280万的价格。目前来看,浙江绿城已经基本要下常琳,而长春亚泰也表示有意邀请李钢加盟。 谜底:谁说“不卖的”就是最好的? 从上赛季来看,如今留下的这些人,并非最完美的组合,尤其是中前场进攻手段单调,已经成为申花前进的“瓶颈”。谢晖的离队,也对申花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虽说他已是32岁“高龄”,但这位职业前锋在去年几场针尖与麦芒的对决中,经常扮演扭转乾坤的角色。如今唯一的出路,是邀请高水平外援加盟,但看人时一定要看准——去年的堤亚戈和小马丁就是最好的教训,他们都是被申花抛弃的球员,但在其他队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场进攻手段单调,也是申花要解决的问题,增加技术型球员,不仅要在边路打顺,中路渗透也必不可少。只有后防守得住、中场扛得起,前锋才能摧城拔寨。这样的申花才是所向无敌,直指冠军的球队。 谜团七 孙吉、孙祥今年会在欧洲赛场上演“兄弟连”吗? 2008年第一天,圈内就有传言说,国外俱乐部相中了申花的吉祥兄弟。其中对孙祥有意的是来自英国、德国的两三家职业俱乐部,而比利时的一支球队对老大孙吉也非常有兴趣。就实力而言,两兄弟完全可以参加欧洲高水平联赛。其中孙祥就不用多说,“欧冠中国第一人”的头衔是孙祥令其他欧洲球队瞩目的亮点。而哥哥孙吉在申花队的发挥颇为稳定,2004年到2006年的3年间,他是全申花队出场率最高的球员,其稳定的球风、踏实的为人,是孙吉成功踏上欧洲赛场的关键。 谜底:“仅限传闻”没有考据 正在广东参加国家队集训的孙祥,听到消息后告诉记者,“我和大哥现在都在清远基地集训,备战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的比赛,今年我‘国字号’比赛挺多的,踢完国家队还要随国奥队参加奥运会,所以对出国踢球的事还没怎么考虑,经纪人也没有明确和我谈过这件事,国家队的比赛总要放在第一位的。等国家队、国奥队比赛结束,如果到时候有好的机会、好的球队,我肯定要认真考虑,从荷兰回来后,我对出国踢球更加理性了,不过能留在申花队踢球,是我的第一选择。”无论吉祥兄弟今年最终能否留洋成功,“被国外俱乐部看中”,对兄弟二人都是鼓励,他们的努力已经有目共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