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撰文:本山萌发退出辽足之意的深层原因(4)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4:1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媒体上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本山是因为无力解决"假球、赌球、黑哨"的固疾,对中国足球彻底失望才萌发退意的。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不但误读了本山,而且会导致中国足球的进一步妖魔化。要知道,本山在痛恨这些固疾的同时,对克服它们是充满信心的。他所提出的"以球迷为本"、"健康足球"、"拼搏足球"的理念,就是对这些固疾的公开宣战。他之所以要亲自管理球队,也正是对球队的比赛状态不满,试图通过最直接的干预和介入来实践他的理念,并亲自指挥对"假、赌、黑"的围剿。以他那种轻
从上面事实的回放中不难发现,本山对接手管理球队产生犹疑是从11月27日与球员交流后开始的。因为这时他清楚地意识到:要想有必胜的把握,必须将队伍动员起来,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经济保障,而这正是辽足最大的软肋。 所以,从11月28日开原董事会开始,本山的思路完全是沿着解决经济问题的轨道前行的。从对俱乐部财务管理混乱的指责,到对俱乐部股东不投入政策的不满;从对大股东不投入就应让出股份的要求,到对没有回报的投入的合理性和持续投入的可能性的否定;从对辽足收入结构的了解产生的对社会资源配置现状的无奈,到对不同俱乐部之间的巨大经济差异引发的对足球大环境的失望等(请参阅媒体这段期间对本山言论的报道),整个过程既是本山关于足球经济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又是本山试图找出辽足经济软肋的病源并力图给予解决的过程,同时也是本山在追踪辽足经济症结时,最终承认个人能力局限性的过程。 所以,导致本山萌发退意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争取好成绩必须保留人才、吸收人才与辽足长期缺乏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无法提供经济保障的矛盾。正因为如此,本山在12月8日的《足球之夜》中说:"我在文艺事业上还没有失败过。刚进辽足时,也是有些想法和目标的。但后来发现,在解决足球问题上,我的个人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本山萌发退意的第二个深层原因是:以文艺为主业,还是以足球为主业,在时间分配上不可兼顾的矛盾。此前本山数次提及退出辽足,大多是文艺事业繁忙、身心疲倦之时,足球事务无疑增加了他的疲惫度。待《马大帅3》开机后,不要说系统地研究俱乐部的工作,我们连约见一次都很难,见面后的交流也只有十几分钟。在这种快马加鞭拍戏和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如果碰到了不能马上解决的难题加上媒体的负面炒作,再加上家人和周围友朋的反复劝阻,怎能不使他心情烦躁,退意顿生呢? 四、理解本山、珍爱本山,尽力减少不实报道和负面炒作 辽足需要本山,中国足球需要本山,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让本山耽误了他的文艺主业。那样的话,不但是对本山的不负责任,而且是对辽足自身和中国足球的不负责任,是对所有喜爱本山的百姓的不负责任。只要本山留在辽足,无论他投入多少精力,其对辽足和中国足球的积极意义和市场价值,是怎样高估都不会过分的。 本山是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且不可复制的。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他有时也会因能力有限而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他有时也会疲惫不堪、情绪低落,甚或会发脾气、讲酒话、说错话;他也需要朋友的交流、劝导、安慰和鼓励。因此,我们不能将他不应承担或不能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强加于他;更不能抓住他的每句话去报道、渲染,甚或是当作挑唆是非、攻击他人的炮弹。 开放社会体系的媒体永远都是双刃剑,只不过是时下中国足坛媒体的负面的刃,更显锋利、更易伤人伤己而已。我之所以要不惜篇幅回放有关事实,正是为了让喜爱本山、关注辽足的人们,能了解事实并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 诚然,有志于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人,必须具备广阔的胸襟和忍辱负重的献身精神。从这一点讲,本山、徐明和我同属一类人,也因此而成为好朋友(对于媒体一度关于实德与辽足关联关系的炒作,实在不值得辩解)。但即使如此,我仍不得不就本山进退辽足之事,希望媒体能尽量减少不实报道和负面炒作。尤其是希望某些所谓的腕级写手,少一些林彪式的小鸡肚肠的揣摩,多一些上流文人的贵族气质和求真求信的深度探索;少一些市井泼妇般的挑唆拨弄,多一些弘扬积极因素的社会责任感;少一些自以为是、哗众取宠的尖酸刻薄,多一些与人为善的宽容精神。 唯其如此,对本山、对辽足、对读者、对媒体及写手自身,皆善莫大焉! 五、"辽足现象"是发展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理应引起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只不过是意味着足球进入市场的起步。由于管理体制滞后、主产品质量(联赛水准)低下、缺少收费电视系统等,职业足球经济根本不具备市场体系最起码的投入与产出良性循环的特质,与产业形成的标准有着太大的距离。因此,在现阶段,可以将所有中超、中甲俱乐部定性为公益性企业或社会福利性企业。其基本特征有四点:其一,非盈利性;其二,与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关联;其三,由于足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及顶级联赛的垄断性,因而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其四,虽然进入市场,但由于其买方市场的长期性,使得在相当长时期内,市场收入只能起到补充作用,需要通过不断追加投入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根据这四个特点,中超、中甲联赛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