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曙光撰文:本山萌发退出辽足之意的深层原因(3)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14:15 新浪体育 | |||||||||
新浪体育讯 12月3日,大股东方面给我来电表态:如果是本山想接辽足股份,可给予下述优惠条件:(1)、按原先购买价下浮20-25%,并可分2-3年付清;(2)、购买相对大股也可以,让本山做大股东,现在的大股东变为二股东,俱乐部交给本山管;(3)、目前俱乐部的年经营收入在两千万左右,如本山利用俱乐部平台创收超过两千万以上的部分,可直接以增资扩股的形式计算股份给本山。我将此情况通报给本山。本山问我怎么看,我的看法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是股东,而在于如果没有产品和品牌宣传的需要,股东有什么理由每年往里
12月4日下午,办公室汇报说因开原宾馆没有传真机,教练竞聘投票结果和初步名单一直给不到本山手上。于是我决定直接通过电话向本山汇报。我们通上电话大概是在3点多。在听完我的详细汇报后,本山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后即表态同意。然后本山对我说:"曙光,辽足的事太闹心了,太累了,我还是退出得了"。本山因感到太累想退出辽足已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当时我并没在意,只是劝他别着急上火。实际上,此前已发生了鞍山球迷到开原求见本山和本山公开言退的事,只是我在北京并不知晓,本山当时也未提及球迷之事。 12月5日早晨,黄祖钢给我打来电话,紧急报告了4日中午鞍山球迷与本山见面,本山公开表示要退出辽足的事情。我马上上网一看,只见铺天盖地都是报道本山言退之事,并分析是由于与我发生了权力之争或我逼本山出钱所致。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本山是个对媒体报道很在意的人,如果任凭不符事实的报道和炒作自由泛滥,真的有可能让本山退出辽足成为事实。于是,我马上买了回沈阳的机票,并让办公室通知辽沈媒体下午5点召开紧急通气会,接着再召开全体教练员、球员会议。 在通气会上,我主要就媒体炒作的关于我反对本山管球队、主教练之争、逼本山投钱三件事进行了澄清,并希望媒体能认清本山对辽足的重要性,不要人为给本山制造负面压力,要尽力帮助挽留本山。 在球队会上,除宣布06赛季教练班子名单外,我陈述了本山入主辽足后的绩效,并要求任何人都不得说出有可能伤感本山感情的言论。 12月6日,我向本山通报了新闻通气会的内容,并希望能就他的去留问题专门面谈一次。本山表示同意,并说第二天晚上回沈阳,到时可见面。 12月7日上午,《足球之夜》栏目对我进行了采访。当晚十点多钟,本山回沈阳后因疲惫直接回家休息,我俩未能谋面。 12月8日,本山一直在拍戏。到夜里十一点阿豪才通知我赶到本山基地去。我与本山见面后,他开门见山说:昨晚回家后,媳妇和孩子都和他翻脸,逼他退出辽足;他拍戏也太忙了,不能因辽足把主业荒废了;另外他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实在承担不了解救辽足的责任。我从三个方面叙述了本山不能退的理由:第一,你入主辽足后的绩效是显著的,并得到了球迷、社会各界、媒体和俱乐部上下的一致肯定,你不能自我否定;第二,你对球队提出更高目标并没错,只不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并且也确实会与影响到你的文艺主业。因此需要的不是退出,而是调整自己的目标。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对你的这种调整提出指责,更不会将你承担不了的责任强加于你;第三,你入主辽足的初衷是帮助辽足,一旦退出,不但一些经济合作会夭折,给辽足产业链条造成直接损失,而且肯定会给辽足带来负面炒作。你不过是有了退的想法,就产生了这么多的不实报道和负面炒作,如果真的退了,能不给辽足造成伤害吗?尤其是球迷、媒体、俱乐部上下都是真心诚意地希望你留下,你不能让所有喜爱你、对你充满期望的人都感到失望。本山是个重感情、重责任的人。我的看法得到了他的认同。于是我们商定:本山不再退出辽足,但不再亲自抓球队,而是侧重于参加经济创收方面的合作。我则表态:重要的事项我会及时向他汇报并按他的意见办。 12月8日,央视《足球之夜》报道了对本山的采访。本山关于暂不退出辽足但不再主抓一线队的表态,为媒体有关本山退出辽足风波的炒作,划上了句号。 三、两大矛盾是本山萌发退意的深层原因 与本山半年的密切接触,使我对本山的个性有了较深的了解。这就是:做事认真,为人真诚,心直口快,思路敏捷,聪明绝顶。 心直口快既是优点,也是弱点。心直口快有时会在不经意间伤着了别人,但由于本山为人真诚,加上常人对他的艺术成就的崇敬之情,通常都能理解他、谅解他。辽足的部分球员一度对本山的批评怀有想法,但后来都与本山成了好朋友。心直口快偶尔会导致说出的话偏颇、片面,但由于他思路敏捷,聪明绝顶,他总能不断升华自己的认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本质,在重大决策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因为这种特点,如果我们抓住本山的只言片语做文章,难免会误解本山。但只要我们将他的讲话串联起来,沿着他的思维轨迹前进,就不难解读他对问题的最终认识的落脚点,并理解他的行为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