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纪海景曾永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17:4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今天参加第二届高尔夫品牌营销论坛,讨论广东球会会籍价格为何居低不上的话题,我认为是十分有益的。 作为广东地区的球会总经理,我对刚才黄焱总裁提到的这个问题感受是十分深刻的,这个问题在广东地区表现得也十分明显,那就是:为什么广东的高尔夫是全国发展最早的,但这么长时间以来会籍价格却是一路走低,比起北京、上海等发展时间比广东短的地区价格还低呢?我分析一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文化层面的。广东地区深圳也好、广州也好。早期高尔夫发展时均受香港的影响较大。而当时深圳香港这边的高尔夫人群或者说是早期的创业者们对原始财富的积累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价格也比较敏感。因此早期广东地区的球场的竞争主要在价格方面,球场竞相拼比低价,这也不能说是恶性竞争,但当时球场是用什么手段吸引客人的呢?就是低价。哪个球场打球价格便宜人们就去哪个球场,哪个球场的价格低客人就多,导致早期的球场经营在价格上都不会定得太高。当时低廉的价格是吸引打球者的最重要因素,以人数取胜的观点对广东球会的影响很大,一味地追求客人数量,完全没有品牌的概念,只要哪个球会人数多就是好球会。而低廉的价格也影响了球会对自己球会的定位和方向,从而导致了球会整体定价往低走。 第二点,早期广东高尔夫发展时引入了香港那边“中介”的概念。应该承认,中介在广东地区控制了很多球场的发展,中介通过政府等途径拿到了很多球会需要的东西,然后拿着这些东西跟球场置换资源,接着再借贷成立自己的中介公司去拉客人。中介公司在经营上没有太大的规范性,拉客人就算每个客人赚10块20块钱的生意也会做。这种做法将广东球场的整个价格体系打乱了,早期埋下的因子成为现在广东地区会籍走低的祸根。 至于北京、上海地区的会籍价格为什么会比广东的高,我想正是因为这两地发展时间比广东晚,已经吸取了广东地区的教训,而且这两地相对广东更具国际性,城市的外籍人士较多较高端,在高尔夫文化的继承上也比广东好,避免了广东高球发展的许多弊病,也有自己的品牌和定位。另外华东地区做事很规范,这点我也是深有感受的。在华东,大家对球会是很有信心,但在广东则是心存疑虑。客人今天买了会籍,明天可能就发觉受骗了,买的会籍可能是贬值而不是升值,也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是我对广东地区会籍情况的一点经验和观点。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