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奖金有限生存困难 中国高尔夫球员生存现状揭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12:27  羊城晚报-高尔夫周刊

  【背景】 1984年,新中国的高尔夫运动迈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1994年,十年间,高尔夫球运动在新中国快速发展。第一批中国高尔夫职业球员在这一年诞生。同样是在这一年,这批包括张连伟在内的6名国内高球领军人物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开始以国家选手的身份参加国际大赛。

  从1994年至今,中国的高尔夫运动经历了一个崭新的十三年。国内职业球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6名到现在的一百多名,数量上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高尔夫精英们,事实上却面临着种种的生存困境。

  “冠军奖金飙至30万”、“张连伟夺冠奖金30万”……类似的标题,在最近两年的高尔夫赛事报道上屡见不鲜。比起过去,国内比赛的奖金的确在增加,国内职业球员的数量也绝非10年前可比。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中国职业高尔夫选手却有着自己难言的苦衷———奖金有限、生活艰难、练球时间没有保障……中国职业高尔夫选手的现状,可以用金字塔来进行概括,他们到底是人前的风光无限,还是另有一番生存现状?

奖金有限生存困难中国高尔夫球员生存现状揭秘


  金字塔尖 代表人物:张连伟 “两个星期就是十几万啊!”

  被誉为中国高尔夫“一哥”的张连伟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有关他每年参赛获得奖金多少的报道,早已不计其数。可这人前的风光,背后也离不开熬了多年的艰苦生活。

  刚开始学打球的时候,张连伟每个月的工资不过170元。攒了5年存下6000块,只为了去日本学3个月球。即便是夺得1994年广岛亚运会亚军后转为职业选手,他的苦日子也不过才刚刚开始。为了打比赛,张连伟不得不借钱出征。与此同时,在他肩上扛着的那杆中国高尔夫大旗一直没有放下来。直到2001年转向征战奖金丰厚许多的日巡赛,张连伟才告别亏本打比赛的日子。回想起以前的生活,张连伟笑着说:“我吃过的苦啊,都可以出书了。”

  走到今天,老张自然不用担心入不敷出的生活。在他看来,这还得感谢赞助商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因为出外比赛的费用,对不少只靠奖金过日子的球手来说,不啻是天文数字。凭借在新加坡公开赛上击败埃尔斯的表现,张连伟获得参加2004年大师赛的外卡。或许人们都还记得老张在赛场上挥舞中国国旗的一幕,但在背后,“两个星期就是十几万啊”。前几年,张连伟出击欧巡赛和日巡赛,他也为自己算了一笔账。打了几年欧巡赛,在强手如林的环境里成绩自然不如在中巡赛那么好,奖金颇有点望天打卦的味道。“可以说,我去打欧巡赛,去加拿大打比赛,基本上都是赔本的。只有打日巡赛,多少还能有些收入。”张连伟介绍说,即便是能让自己赚到一点的日巡赛,参赛的开支也高得惊人,“将机票平摊开来,每天500美金是逃不掉的”。如果是在国内打比赛,成绩如张连伟这样的,也基本只能保平。张连伟在深圳高尔夫俱乐部内有个球具店,用他自己的话说,“多卖几套杆可能赚得还多一些”。

  要知道,张连伟以54万的总奖金成为去年中巡赛的“奖金王”。

  在采访中,张连伟反复强调,不要只看到国内职业高尔夫选手人数稀少就觉得他们风光,更希望大家看到球手背后的艰难。在国内奖金总额有限、参赛开销却不小的职业赛场,职业选手要承担的压力绝对不小。

奖金有限生存困难中国高尔夫球员生存现状揭秘


  金字塔中部 代表人物:刘强 “压力太大了!”

  见到刘强的时候,他正坐在长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的西餐厅里,一边与同事说着工作的事,一边急匆匆地把一碗排骨面倒进肚子。时间,已经是中午1点半。

  “不好意思,我只能一边吃一边跟你们聊了。等会儿2点的时候,练习场还有一个学员要等着我上课呢。”刘强一脸的抱歉。刘强现在的身份,除了是在中高协注册的职业高尔夫球员外,还是长安高尔夫球学校校长。我们的交谈,就是从他的新身份开始的。

  “挺辛苦,但生活还是有了保障。”刘强这样概括自己的新身份和现在的生活。背靠着经济发达且外资企业云集的东莞长安镇,长安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和高尔夫学校的客源还算不错。以前做教练的时候,刘强几乎每天都要花时间在教球上。去年高尔夫球学校成立后,身兼校长和教练两职的他,平均每天的教球时间都要一到两个小时。而且管理上的事务,也冲掉了不少练球的时间。对这样的生活,刘强坦言自己比较满意。能从球童做到职业球员,再转型为教练和管理人员,汉中苦孩子出身的刘强非常感激俱乐部的老板对自己的支持。“每个月三四千块的工资,再加上教球的钱,日子基本上能过得可以了。”刘强说。现在,他的太太和孩子也来到身边,一家人在长安落户安居,小日子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你还记得自己的职业积分吗?”

  “咳,忘了。”面对这个问题,刘强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从今年开始,刘强已很少参赛,中巡赛也只是参加了一站而已。与2003年到2005年期间的频频出击相比,刘强现在算是偃旗息鼓了。拿着令不少业余球员羡慕的职业球员身份却不参赛,刘强有自己的苦衷。从汉中一个农家苦孩子上升为职业高尔夫球手,刘强对高尔夫球的热爱毋庸置疑。曾有报道说,他是那种“会抱着球杆睡觉的人”。“我坚持了这么多年,也想拿一站中巡赛的冠军,给自己一个交待。可是身体、年龄还有家庭这些因素,让我不得不为以后考虑。”童年艰苦的生活和前些年的职业征战,令他的关节伤病不断,只能靠减少训练和比赛慢慢康复。刘强坦言:“身体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经济。”他扳着手指算了一笔账:2005年的成绩最好,年终在中巡赛总排名第7,全国排名第10,可“一年下来也就攒了几万块”。到了2006年成绩下滑,一年辛苦打下来还保不了本。刘强说:“参加比赛,不到最后一天甚至最后一杆,都不可能知道名次。压力太大了!”

  据我们的调查,像刘强这样一边教球一边参赛的,大概占了国内职业球员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像刘强这样能逐步转型的,已经是其中幸运的一部分

奖金有限生存困难中国高尔夫球员生存现状揭秘


  金字塔底部 代表人物:沉默的大多数 “这个号码是空号!”

  比起张连伟、梁文冲和李超这样处于塔尖位置的球员,刘强不算幸运。但比起更多沉默的大多数,刘强又是很幸运的———成功转型、收入相对稳定、安居乐业……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本打算采访一位在国内职业选手金字塔底层的女选手。在与其他球手的交谈中,这位选手的名字多次被提起。没有在球会找到工作,没有足够的资金参加比赛。在今年已经进行的三站女子比赛中,她只参加了其中一站,奖金不过三四千元,与参赛和练习的开支相比,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当我们辗转拿到她的电话时,话筒那头传来的只是冷冰冰的女声“这个号码是空号”。无奈地,线索断了。我们只能从他人口里得知,她目前辗转在广东,依然希望能参加比赛。只不过,手中的职业选手证,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帮助,哪怕是在球场练球免收果岭费的待遇。在国际上,职业球员到球场打球免果岭费是惯例。

  在困顿中,有些职业选手在灰色地带找到生存的可能。在一次次让杆赛、比洞赛中,他们本可用于比赛的球技,为他们换来赖以生存和参赛的费用。他们中间,不乏天赋不错的好苗子。在这样的路上,他们还能走多远,没人知道。但换个角度来看,若他们的生活能通过参赛得到保障,相信没人愿意涉足灰色地带。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